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经营问题>>正文

破解短命餐厅5大瓶颈

 瓶颈1:员工和老菜统统流失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找我帮忙,他在保定开了一家饭店,至今有十个年头,口碑一直不错,但最近生意下滑得厉害,据他说已经到了没有利润的地步。我到他店里观察一番,发现了问题所在:1、刚开业时的得力员工现在已所剩无几,尤其是大厨,走得一个也不剩。2、菜品与刚开业时已经完全两样。
      我的分析:1、饭店经营到一定时间,会有许多积累和沉淀,这部分沉淀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让整个企业长期延续发展下去,但这个店经营了十年却丝毫没有自己的沉淀和积累。流失了老员工就相当于失去了饭店的根。2、特色菜和招牌菜没有得到继承,刚开业时生意好靠的就是当时的菜品,现在能为饭店带来生意的那部分菜品却已随着老员工流失
      我的结论: 要我说,这样的店属于“没得救”型。饭店要想长期经营,必须要培养一帮忠诚的老员工,老员工是创造企业文化的人,他们能把整个饭店的传统继承发扬。而特色菜、招牌菜更是一个饭店的魂,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和招牌很难继续经营下去。

       瓶颈2:撇开菜品谈文化

       说到企业文化,我正好遇到这么件事。我有个做连锁店的朋友,开的是类似“筋头巴脑锅”、“水煮鱼”之类的风味店,主打单品,他做到十五家连锁店的时候想转型,因为他觉得这种单品店的翻新余地很小,再怎么变也还是主打“筋头巴脑”、“水煮鱼”。没想到转型后的店生意格外冷清,听他说完转型过程,我发现了问题所在:我的这位朋友觉得自己有多年的开店经验,又是大厨出身,菜品肯定轻车熟路,转型的第一件事竟然放在设计企业文化上。他把饭店装修得文化气息非常浓郁,并且对以后的五年、十年都做好长远的企业文化打算,但唯独忽略了产品,他把主打产品定在“用山珍汤做豆捞”上,这菜品其实并不吸引食客,难怪生意冷清。
       我的分析:1、装修风格并不等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人,其外在表现首先是过硬的产品。不管是单品店还是综合店,只要有过硬的产品和稳固的团队,经过积累、沉淀都会形成自己的文化。2、把产品定在“用山珍汤做豆捞”上,这本身还是个单品,其实并未达到转型的目的。这样一来,企业文化没形成,产品不吸引人,对于食客也就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了。
       我的结论: 菜品不过硬的时候谈文化相当于空中楼阁。

 

       瓶颈3:菜品定价偏差大

       我有个朋友就因为不懂菜品定价,导致开店失败。这位朋友的饭店开在天津,一切搞定后就要试营业了,他开始给菜品定价,当时觉得旁边的店里菜价都不低,自己店菜品的口味也不差,所以就跟着其他店一样定菜价,但生意做到一个月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90%的食客都嫌菜价高,几乎到了没有生意的程度,最后不得不停业整修。
       我的分析:给菜品定价时最需要考虑的是菜品的附加值,你想给菜品定高价首先要考虑你能给这道菜多少附加值。拿最简单的炒土豆丝来讲,仅仅说原材料成本可能每份只需要1元,在路边小摊每份3元摊主也乐意卖,因为他只是把生的变成了熟的,此外毫无附加值;而在小饭馆就可以涨价到每份5元,因为环境有了简单装修,菜品也比小摊上量大;如果小饭馆规模再大一些,达到500平方米,那可以涨到每份7-8元,因为环境更好了,空间更大了,菜品除了量大也在色香味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讲究;如果到了规模店,比如宾馆,那每份可以卖到十几元,因为除了环境和口味,宾馆甚至对土豆丝的粗细大小也有了规定,服务标准也有很大提高,这就是菜品的附加值。
       我的经验:给菜品定价之前要亲自以食客的身份去试价位,直到自己觉得这道菜的原材料价值加上自己感受到的附加值能够跟菜价相符,这个时候再把菜价定下来,就基本能做到万无一失了。

 

  • 经营问题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