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小面融资数千万:欲打造中国面类第一品牌

11月16日消息,新锐餐饮品牌“遇见小面”公司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弘毅投资旗下香港上市公司百福控股。

 

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2017-2018年在广州、深圳的开店计划。

 

此前,遇见小面曾获得投资人顾东生的天使投资和青骢资本的天使+投资。2016年初,遇见小面又获得了餐饮企业“九毛九”的Pre-A轮投资。

 

不在重庆,遇见小面

 

遇见小面于2014年6月创立于广州,定位于以重庆小面为主的川渝风味面馆,品牌的口号也应运而生:不在重庆,遇见小面。

 

目前,遇见小面共有30余款产品,包括12款面加抄手,以及多款小吃、饮品,人均消费在30元左右。其中,遇见小面的明星产品当属小面类产品,尤其是豌豆炸酱面、肥肠面、凉面、老麻炒手等重庆色彩浓郁的产品。此外,遇见小面会在保留20%的明星产品的情况下,根据当季的销售情况和气候情况,进行产品迭代。

 

自2014年6月在广州天河珠江新城开设第一家门店起,遇见小面已在广州开设了10间直营分店,且都开在了广州的核心商圈。对此,宋奇有自己的逻辑:“选址和品牌定位、企业战略息息相关。遇见小面的定位是简餐,消费不高却很特色,很适合想吃点好的又注重卫生的刚毕业的学生、白领,恰好CBD是我们目标人群工作和生活的核心区域。”

 

两年开10家店的秘诀

 

其实,做到单店成功并非难事,但是想要快速开店,进行规模化经营、商业化运作并不容易。而遇见小面是如何做到的?宋奇还原了他做品牌的“秘密招数”,涉及到产品的复制、人才的复制、店铺的复制。

 

中式产品和西式产品不同的是,有蒸煮煎炸等多种花样,每个厨师炒制的口味都不尽相同。宋奇认为,产品的复制主要依赖中央厨房和供应链系统。而这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遇见小面自建立之初,即架接了真功夫的系统。工作人员在中央厨房便把面和各种调料制作好,配送到各个门店之后,由门店员工按照一套标准来操作即可。

 

人才的复制方面,宋奇认为主要依赖整个营运系统的建立。为此,遇见小面除了会吸纳知名餐饮企业的营运人才,还创建了小面大学,为遇见小面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遇见小面的做法是,根据预设的开店情况来招募小面大学成员。“一般来说,培育值班经理或者副经理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所以我会提前六到十二个月进行招人。”

 

有了人才的储备,宋奇认为要想复制大量店面还需要一定的资金、资源。和传统餐饮企业不同,遇见小面采用了合伙人制度,并用融资的方式来获取资金和资源。比如,遇见小面的Pre-A轮投资方为知名餐饮九毛九,本轮投资方弘毅投资更是投了多个餐饮品牌,都为遇见小面后续开店计划奠定了基础。

 

归根到底,宋奇之所以会有产品、人才和店面复制的思考,都是经验的累积结果。

 

遇见小面宣布融资数千万人民币:欲打造中国面类第一品牌 | 融资首发

图为遇见小面创始人宋奇

 

宋奇之前的经历极大地帮助到了他。从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完硕士学位后,宋奇先是在香港麦当劳负责营运,后又在广州肯德基负责店铺开发与选址。之后,宋奇还在广州做过其他品类餐饮项目的创业。

 

“餐饮行业对技术要求不高,门槛低。但是如果一个对餐饮不懂的人创业,100个里面会有99个倒闭,餐饮行业是经验性很强的一个行业。”宋奇表示。

 

用特色餐饮切简餐市场

 

不只是重庆小面,中国很多地方的特色小吃都是尚未被开发的价值洼地。

 

近年来,主打肉夹馍的西少爷、主打湖南米粉的伏牛堂等餐饮品牌在兴起。从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大不同,实则背后的逻辑是相同的:用特色餐饮切简餐市场。

 

如果对比遇见小面、西少爷、伏牛堂等品牌,我们会发现:

 

一是创始人拥有高学历、有互联网背景,团队中传统餐饮人加盟、助力。

 

二是这些品牌都以单品切入市场,再加上店面小,房租成本和营运成本就会降低。

 

三是重庆小面、湖南米粉、陕西肉夹馍制作工序适合标准化,上餐时间较短、价格适中,适合学生、白领等用户群体消费。

 

四是重庆小面、湖南米粉、陕西肉夹馍都是在地域性品牌,大多以路边摊的形式存在,全国尚无知名品牌出现,存在一定市场空间。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消费者既想上餐速度快、用餐环境好、又想价格不要太高、也不要走太远的路才能吃到,这无疑是做特色餐饮品牌的巨大机会。

 

就像西少爷定位为全球化中式快餐服务提供商,遇见小面也只是重庆小面作为切入市场的途径,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做整个面类的生意。

 

“遇见小面将重庆小面这个细分品类升级改造,在同类业态之中大幅度提升消费体验及性价比。经过数年的打造,让遇见小面这一品牌成为当之无愧的品类冠军,代表中国小面,走向世界。”宋奇这样向i黑马描述遇见小面的愿景。

  • 行业动态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