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芝 北京湘鸣府厨掌柜
李桃芝从厨26年,她一直在不断地挑战自我—19岁,她就当上了厨师长,开启了她的管理时代;而立之年,她离开湖南,只身来到北京发展,创新菜肴、积累经验、建立人脉;不惑之年,她放弃高薪工作,开酒店、当老板……虽然角色不断转变,但是她对烹饪的执着和热爱始终没有变。用员工的话来说:只要她在酒店,招牌菜一定会亲手制作。希望自己的酒楼越做越火,开分店、做连锁。
记者: 你最想给那些在厨房工作的全国女厨们说些什么?
李桃芝: 烹饪工作的劳动强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女性要想在厨界做出点名堂不容易,但是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就必须无悔地走下去。在开店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40岁后我还能站在灶台上挥汗如雨吗?我该怎样谋划自己的后半生?面对未来,我们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出路。所以,我觉得在三十岁时,大家就要对自己的将来进行一个长期的规划。
记者: 厨师开店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在这方面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桃芝: 我觉得有三点:一是把培养员工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做,要不断地严格要求他们,不断地给他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只有他们成长了,进步了,我们的企业才能有更好地发展。二是要信任他们,同时也要让他们信任我。有一次,我在凌晨两点时收到一名员工的短信,他向我询问人生的意义。我想了很久才回复他,因为我觉得他这么信任我,我必须给他一个合理的解答。三是给予我们这支年轻的团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人生就是这样,出错没有关系,只要不断修正,错误会越来越少,团队会越来越好。
杨颖 上海银星皇冠假日西餐总厨
1988年入行,至今她已经在厨房里奋战了26个年头。在这些岁月里,为了学到更多的西餐知识,她曾经走出国门,在比利时和爱尔兰的餐厅边打工边深造;为了做出更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西餐菜肴,她不断地向中餐厨师讨教,研发出很多中西融合的旺销菜;为了管理好厨房里的一众男厨,她不断丰富烹饪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她是杨颖,一个时尚、智慧、气场强大的西餐女王。
记者:管理男厨师,您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颖: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业务能力要强,否则很难服众,更别说去管理男厨师了。
记者: 在工作中您有没有特别烦恼的事情?
杨颖:目前,西餐的客户群体还是比较少,所以老百姓来酒店吃西餐的并不多,我和我的同事们要做的就是希望通过菜式的调整,让更多老百姓能够来消费。
记者:我接触到一些做西餐的厨师,他们经常咨询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到国外进修,会不会厨艺进步得会更快一些?
杨颖: 也不一定。如果有机会能走出去看看,那是最好,毕竟能增长见识;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关系,现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都市的西餐水平其实很高,大家可以就近学习。
记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西餐厨师,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杨颖: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熟练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只有流利地跟老外交流,你才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而且,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出国深造的。如果没有机会,你就必须查阅很多外文资料或者从国外的美食网站上吸收一些东西,这时候懂外语就显得非常关键了。
张银花 任丘新世纪国际酒店行政总厨
在同行眼中,她是个视工作为一切的“拼命三娘”,不知道有多少年了,她没有休过一天假;在同事眼中,她是个“难侍候”的“老佛爷”,每一项工作都要求严苛、尽善尽美;在爱
人眼中,酒店、厨房才是她的家、她的挚爱。从一名洗碗工做起,她一步一步实践着自己的梦想,上灶炒菜、做大师傅、当厨师长、统帅厨房……25年,她把青春奉献给了厨房,奉献给
了她挚爱的烹饪事业。
记者:当年为何要选择当炒锅师傅?
张银花:刚到酒店时,我是名洗碗工,当时家里生活太困难了,看到热菜师傅每个月可以拿那么多工资,我特别羡慕。所以,我一边洗碗一边跟热菜师傅学手艺,很快就出徒了。干了这么些年,说实在的,很辛苦,但是既然当初选择了这行,我就一定会干下去。
记者:没有想过要离开这个行业?
张银花:怎么没想过。刚当总厨那几年,每天晚上都是十一点才到家,老公意见特别大。这些年来,反而习惯了,再说我对这行是真有感情。
记者:你现在觉得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张银花:从2013年开始,受到国八条的影响,我们酒店的生意下滑了不少。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办法,如何提高酒店的营业额。目前,我们能做的就是推出一些简单、质朴的家常菜,希望通过它们吸引更多的食客前来就餐。
占小杏 珠海山间堂厨师长
因为热爱美食,她走进了厨房,一干就是24
年。炒锅、凉菜、面点、切配……厨房里的所有岗位她都干了一遍,为此同事们称她为“全能王”。对于工作带来的种种压力,她总是开心面对,积极应对;对于菜品创新,她说“从未有压力”,因为爱这行,甘愿花时间、动脑子。这就是占小杏,一个敢于挑战自我、积极向上的实战女厨。
记者:为什么会选择做厨师?
占小杏:很简单,就是喜欢做菜,喜欢吃好吃的。
记者:您认为女性从厨最重要的是克服哪些困难?
占小杏:主要是两个:一是要协调好家庭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就拿我来说,已经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跟父母、家人一起过个团圆年了,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工作而忽略了家庭;二是要克服工作强度大的难题,毕竟女性的体力和精力都比男厨师要差一些,所以到了35岁以后,要对自己的未来和工作进行重新的规划。
记者: 您是从什么时候起做厨师长的?
占小杏:2005年就开始做厨师长,一干快10年了。
记者:在工作中,你觉得最大的难题是菜品创新还是厨房管理?
占小杏:菜品创新对我而言没有任何压力,因为喜欢这行,所以我每个月都会到很多旺店尝菜、学菜。比较烦心的是厨房人员不稳定,这个也没有办法,现在的年轻人对于这个行业不太“感冒”,所以在人员管理方面要下很多工夫。
赵海霞 北京便宜坊集团力力豆花庄总经理
虽是女厨,她让很多男厨汗颜。45岁的她是北京便宜坊集团有限公司力力豆花庄总经理,管理着2家力力豆花庄、3家洪湖小吃,还负责公司的产品研发部。她是中国面点大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技师、优秀技能人才,也是集团“四大法宝”(炒锅、挑鸭杆、擀面杖、走槌)中“擀面杖”技艺的传承大师。她热爱厨艺,将厨艺当做一生的事业来追求,她说做厨师给她一种满足感。做好本职工作,做好每一道出品。
记者:与男厨师相比,女厨师管理厨房有什么困难吗?
赵海霞:我觉得女厨师管理厨房比男厨师更简单,因为女厨师更细心,考虑事情更周全。记得我刚到集团时,也有一些人不服气,我不会去辩解。酒店经常有大型宴会,我每次都把出品做得很好,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无话可说。对年纪大的员工真心对待,对新来的小弟耐心教授,这就是我跟厨房里的人的相处之道。
记者:现在您不仅仅是一位厨师,更是身兼数职,还管着几家店的运营,与做厨师比,做管理有什么不同吗?
赵海霞: 过去做厨师只要关心出品就好了,只要自己技术好,出品质量就很好管控。现在做经理,除了管出品,还要管人,每个人都是有思想的,管人比做厨师难多了。
记者:厨师的工作对您的家庭有什么影响吗?
赵海霞: 在家里每次儿子说吃水饺,只要告诉我什么馅儿的,然后就不管了,所有的活全都让我包了,美其名曰为“能者多劳”,哈哈。
高宁 北京国贸饭店西餐行政副总厨
曾获得商务部颁发的“十佳青年”称号。在厨师频繁跳槽的今天,她却在国贸饭店工作24年。这期间,别的酒店也曾来高薪聘请她,她都一一谢绝,只因单位培养了她,只因自己的一颗感恩之心。说起菜品,她滔滔不绝。当东南亚菜在北京还是冷门的时候,领导决定经营东南亚菜肴,就安排她学习并在国贸推广,引发了一股东南亚菜品风。现在她又研发了糖饼、煎饼果子等一系列老北京小吃,掀起一股股老北京小吃风。新老食客都赞国贸饭店的煎饼果子好吃。
记者:您当时为什么选择做厨师呢?
高宁:源于儿时家里餐桌上丰盛的食物,那时候物资贫乏,外婆能把捉襟见肘的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红红火火。外婆总是告诉我们小孩子成长阶段嘴要壮,就如同高楼大厦的地基一样要牢固。所以我和弟弟身体很强壮。难忘的童年记忆,充满了温暖和浓浓的爱。爱生活从烹饪开始。我喜爱五彩缤纷的食材,像海鲜、禽类、畜类、蔬果等,用烹饪把食材巧妙结合。一路走来,我相信美食可以给我们带来健康快乐。
记者:您认为女厨师的优势是什么?
高宁:女厨师通常在工作中能够彰显坚强本色,在带动队伍体现细腻优势。
记者:女性从厨最合适的岗位有哪些?
高宁:厨师这个行业就是个勤行,相对其他行业是很辛苦的。但是女孩立志从事这个行业,且有心做好,在哪个岗位都会游刃有余。我熟悉的曾经在国贸饭店工作过的李世芬大姐,在砧板工作了近30年;中国大饭店刚开业时,常亚君在肉房工作得有声有色。当然,从体力考虑,女孩子的最佳岗位还要数冷菜间、面点间、蔬果房。这些岗位相对轻松。
职业大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