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大董”的副总厨,高强度的工作与压力锤炼了他精益求精的品格;
他曾师从烹饪大师屈浩,是鲁菜泰斗王义均的徒孙,师傅之情如父母一般被他看重;
他是一名清华大学的客座讲师,“九个标准”写进了他清华大学培训的教程中,也一直被他牢记于心中。
他就是杨春晖,当下的角色是李锦记高级全国厨务经理,戏称自己从“厨子”到“卖酱油”,杨春晖走出后厨房化身为一年飞十几万公里的空中飞人,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演绎着厨师不是一般人的真实生活。
杨春晖
李锦记高级全国厨务经理
北京屈浩烹饪学校客座讲师
世界烹饪联合会中国名厨委委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客座讲师
AACTP国际认证培训师
全国烹饪大赛裁判
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
高级烹饪技师
中国烹饪大师
从毛头小子到蚝油尊师
秘诀是一个“熬”字
杨春晖厨师生涯的最开始和许多普通学徒工没有任何区别,千篇一律的枯燥与辛苦,离经叛道的毛头小子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人生轨道:每天五点起床,比别人早到三个小时,从最基本的杂活开始做起,却一分钟也不敢懈怠。总是最后一个离开,一天忙碌下来有时只想倒头大睡,但自己还是坚持不论都累都会瞅上几眼烹饪书籍。如果说曾经入了厨师这一行是迫于生活的无奈之选,那么接下来的路,杨春晖选择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攻克这一路风雨的秘诀—杨春晖用一个“熬”字简而概之。“这一行有很多的东西,你不熬到一定的份上你很难理解,尤其对烹饪技术来讲,你没有经过一个坚持、忍耐的过程,你没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和底气,有些东西你永远悟不到。这不是说给你一个配方你就能明白的,这要靠修行。”
“大董”是人生的里程碑
加入李锦记成功转型
加入“大董”的团队是杨春晖履历中不得不提的一页,从厨师长做到副总厨,再成为大董主管培训的总厨,杨春晖在一流的菜品服务体系中受益匪浅,除了管理出品还要肩负协助培训厨师队伍,强大的工作压力与强度也在不断锤炼着他对自我更好的要求。
也许是在“大董”中管理者的基因被激活,杨春晖选择了“跳出圈子看问题”,在2010年加入了李锦记的厨务团队,担任李锦记全国厨务经理一职。
就这样,杨春晖完成了厨师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开始了新的更具挑战性的人生修行。
络绎于道
接踵扣关
曾经后厨房就是杨春晖的“主力战场”,如今他一年中有360天的时间都是在路上。一年十几万公里的飞行里程,在家中呆的时间屈指可数,辛苦不言而喻,但在杨春会看来,这也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修行。
“络绎于道,接踵扣关”,杨春晖说,这用来形容他如今的工作再合适不过,在东奔西走的的过程中,他也结识了很多朋友,原来“不咸不淡”的点头之交,变成现在“有滋有味”的兄弟,在这些人身上更看到了自己的浅薄与不足,受益良多。
在李锦记的厨务团队中,更有亲如兄弟的“八大金刚”,大家在团队中各司其职更是一种互补共进的关系,在整个团队之中,杨春晖一直在这些关系的协调与调度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一个好厨师的自我修养
曾师从烹饪大师屈浩的杨春晖称,自己从小到大跟过很多师傅,在每一个师傅身上都学到了很多终生难忘的本领与品质。他说“人的这一生不是你在影响别人,就是别人在影响你”,如今杨春晖成为了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特聘客座讲师,“传道授业解惑者”成为了他的又一重角色。他对烹饪的理念与坚持也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年轻厨师们。
对于收徒弟的标准,杨春晖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九个衡量指标:
一、从事这个行业的愿望
二、忍耐力
三、悟性
四、专业度
五、规范度
六、适客度
七、综合素质
八、应变能力
九、培训的能力(培训是最有效的沟通)
对这九项分别打分,总分达到一定标准才能收其为徒。这九个标准,不仅是杨春晖收徒弟的标准,也几乎可以看作是他对一名好厨师的要求与期待。
入行至今的30余年,除了功成名就的事业成果,学有所成的徒弟们又何尝不是杨春晖最大的财富呢?
而说起甘苦,杨春晖提到自己做厨师时日日与炉火为伴,走出后厨房天天在路上奔波,陪伴家人的时间像许多其他厨师一样,少得可怜。因此他除了工作以外最大的乐趣就是陪儿子玩。事业占据了杨春晖大部分的时间,而当他回归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时,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也是普普通通的人们中的一员。
厨师不是一般人,
不同的大师有着截然不同的故事,
却都有相同的辛苦与付出。
想要成为真正的厨艺大师又怎能害怕重重关卡的考验? (职业餐饮网编辑 石阳)
烹饪|耗油|大师|杨春晖|毛头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