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饭馆儿没文化
昆曲和变脸佐餐,老饕春节过得有面子
文化餐厅有商机,老板请汪世瑜当参谋
常常走动于各色餐馆的老饕们除了爱美味,也爱替味觉以外的感官找乐子。
这个春节,各种聚餐场地都升级,再攻味蕾领地。其中,翠越会的书画玉石主题餐厅、吴地人家原滋原味的昆曲秀、焦叶的东南亚歌舞表演、巴国布衣川剧变脸……这些文化主题餐厅都成了食客们热捧的对象,人们在大快朵颐之余,又感受了鲜活的文化。
食客们空前的热情鼓励了杭城的一些餐厅经营者,有人甚至找到昆曲名家汪世瑜,希望艺术家能为自己计划中的昆曲餐厅出谋划策。
文化餐厅中的大戏台
文化餐厅
究竟有多红
今年春节
杭州人热衷就着文化吃大餐
春节假期,巴国布衣的包厢、大桌都被预订一空。在餐厅经理苗富强的记忆里,如此火爆的人气,只在餐厅刚开业时有过。
“变脸”是川剧的看家绝活,巴国布衣每天晚上6点半,都会准时上演10分钟的“变脸”。
正月初三晚上,怕错过表演,家住城西的刘亚下午5点就拖家带口出门赴宴,6点28分,刘亚趁着音乐响起的间隙,趁热吃了几口菜,又往宝贝儿子嘴巴里塞了个盐煎包,等好戏开场。
灯光一亮,一位被戏服裹得严严实实的演员登场,一挥水袖,脸就从“白脸”转化为“红脸”,一蹬脚,又变出张包公脸。“甚至可以不扬手,只抬抬下巴,一秒钟时间就变了颜色,丝毫看不出破绽。”刘亚说,演员“刷刷刷”三分钟不到就变了14种脸孔,等刘亚从变脸绝活中回过神时,刚上的“石爆脆肠”,已经没有热度了。
晚餐时分,如果你走进吴地人家,像是闯入了电影里的某个桥段——正红的装饰、雕花的门窗,每走几步就能看到线条繁复的工笔人物画和砖雕,颇有江南深宅大家的味道。餐厅中央是一方扇形戏台,唱者一身玲珑的旗袍,演绎才子佳人。而最大特色莫过于18个装饰无一雷同的包厢,分布于戏台两旁,均以昆曲曲目命名,如“西厢记”、“牡丹亭”,最大的一间可同时容纳近40人就餐。所有包厢都有大面积落地玻璃窗,客人一眼就能看到戏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