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经营资讯>>正文

五个原因让我“逃离”餐饮业

 二毛,本名牟真理。他不仅是“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顾问,还身体力行地从成都一路开餐厅到北京。他的第一家“天下盐”在798开业后,迅速在文艺圈内“蹿红”,其后又在南新仓开设分店。

然而,二毛认为,自己做餐饮是最不行的,目前就只剩下这南新仓这一家门店了。

美食家二毛的失落:五个原因让我“逃离”餐饮业

他说,做餐饮其实是一个过程,干这行将近三十年,到最后才悟到,真正的美食其实在民间。这大概是他“逃离”餐饮业的一个关键因素。

二毛向内参君介绍,“天下盐”的腊肉香肠在北京是最好吃的。他每年都回老家宰杀十几头猪,然后全部做成腊肉香肠。

高山上的猪有几个月是放养的,走动之后肌肉比较发达,外加又吃了带露水的青草,这样的猪肉不但有嚼劲儿,简直如同自带“味精”。

而今,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里,像这种地道的食材几乎没有了。二毛告诉内参君,他出差到三四线城市的时候,最爱去的就是当地的菜市场。

买冬季的红头蒜苗来炒回锅肉,称一只土猪脚回来跟朋友分享,或者只是买包充分发酵的甜面酱。

“天下盐”的菜单上线了大众点评,总共有137道菜,其中推荐菜就有19道。二毛告诉内参君,菜品的种类一旦达到某种量级,便很难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更谈不上批量化的复制和生产。

其中厨师是一个很大的变量,同样一道菜,让一千个厨师来做,就有一千种味道。除开配料和火候的把控,还有一些操作流程上的处理,比如有的菜必须得加锅盖焖一下,很多时候一忙起来就忘了,那味道就差了一条街。

二毛认为,中餐本就讲究丰富多样,如果不能给客户留有足够多的选择余地,那不是中餐,而是快餐。

为何民国时期的餐饮业兴盛?因为那个时候的餐厅规模都不大,厨师又都想把菜做好,不像如今的人们,只想着日营业额、月流水。因此餐厅越“大”,美食反而就越“小”。

对于极力反对的中央厨房的二毛而言,最不能忍受的便是远距离配送。他说,烧的菜、炒的菜、拔的菜、烤的菜等等,几十种手法都是不利于走远路的。吃东西一定要讲究热度,“形”和“色”都是浮在热度表面的。

食欲首先是通过感官刺激的,你做的这道菜好吃与否?一般有经验的吃货,一看就能有七八分的判断,其中“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没有“热”,“形”和“色”便无从谈起。配送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化的产物,它的保温环节做不到位,再好吃的东西也会变得不好吃了。

二毛觉得,虽然不能阻挡工业化的生产,但是一些古法和手工还是需要传承。

相比之下,日韩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们既有工业化的生产,也有古法和手工的继承。

为什么中国的饮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却迟迟没有申请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这跟太过追求工业化有关。二毛之所以满腔热血地去做纪录片,主要是想用镜头去捕捉那些即将失传的手艺。

二毛说,很多民国时期的大师还健在,如果不抓紧时间去抢拍,说不定哪天他们就走了。

在二毛看来,餐厅就好像是自己主办的报刊杂志,可以将学术论文发表在上面。他把这里当成呈现美食研究的一个平台,可以从这里将创意菜推向市场,也可以从这里将手工文化传播出去。

至于市场接受度如何?二毛表示,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己绝大多数时间在做菜,但更多时候其实是在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