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经营资讯>>正文

餐饮寒冬又到年关 餐饮业最后一场硬仗

    又到年末,往年此时各大餐馆酒楼的预订电话都要被“打爆”,各种年会、尾牙、请客、聚餐排得满满当当,而今,因为狠刹奢侈浪费的一股旋风,餐饮业的“寒冬”已经持续了一年多,现在仍然没有退去。

  行业研究认为,过去10年,餐饮行业实现了17%的年增长率,成为资本市场追捧的明星。但随着人工、原材料、租金等成本的节节攀升,餐饮行业整体收入增长放缓也是不争的事实,餐饮企业提高盈利能力已经迫在眉睫。随着多项政策的出台,2013年,餐饮行业整体收入10年来首次出现个位数增长,进入全行业性的“寒冬”,而与此同时,行业整体转型升级的窗口也已然开启。

  值得欣慰的是,为应对这场“寒冬”,餐饮业在业态和营销方面的创新之举层出不穷,透露出欣欣向荣的春天的信息,也给整个餐饮行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新的机会。业内人士认为,相对而言,广东的餐饮业创新显得不足,需要进一步开动脑筋,方能把握机遇。

  餐饮业创新御“寒冬”

  一直以来,去饭店消费能否自带酒水争议颇多,而杭州的餐厅却已经放松了这一点要求,消费者不仅可以自带酒水,餐厅仅适量收取开瓶费,有些餐厅还表示不收取任何费用,“套餐”和“包桌”餐也开始在一些餐厅流行起来,连俏江南都开始推出套餐。“包桌”即餐厅在掌握过往人均消费的基础上,按人数计价,比如餐厅过往人均消费在70元左右,“包桌”按照50元/人的标准收费,10人凑一桌,餐厅按照500元一桌配菜,如果不到10人也可以按50元/人的标准计算出总价来搭配菜色,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朋友、同事间的聚餐。

  家宴也是平价餐饮关注的一个重头。一些餐厅根据生日宴、寿宴、宝宝宴、谢师宴、婚宴等不同家宴的要求推出“大礼包”,不仅对菜品、酒水等给出优惠价,还赠送蛋糕、全家福合影、卡拉OK消费券等,对家庭客很有吸引力。

  团购也是餐饮业自救的一大利器。以美团网为例,广州的餐饮美食团购目前总计超过4500个,其中200元以下的餐饮团购数量最多,总计超过3600个。这其中就有不少中高端餐饮单位推出的团购活动,折扣都比较大,普遍在4到5折左右。

  在无锡,一种名为“社区厨坊”的“云餐饮”新业态也赢得了市场的关注。“社区厨坊”运用了物联网的技术和理念,设置在成熟的城市社区当中,一方面提供平价的净菜等食材,另一方面也通过明搭的厨房做成品菜。居民可以通过网络或电话预订菜品,然后在指定时间取餐回家吃,也可以选择送餐上门。这种业态特别适合那些忙碌一天后回家不想做饭洗碗,同时又不想去外面的餐馆食饭的客人。

  在广州,一种来自台湾的快餐业态也越来越流行。这种业态有些类似于学校的食堂,由中央厨房制作数十种甚至上百种菜品,由消费者自助选择,不论是堂食还是打包都非常迅速,因此这种快餐店多开在白领、学生聚集的区域,受到忙碌一族的欢迎。

  社区餐饮等新业态值得关注

  对于餐饮业的创新自救,业内有颇多关注,并提出了诸多进一步的应对之策。

  日前,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冯恩援在出席一个论坛时也表示,餐饮市场不景气,企业应把注意力放在新业态开发上。他表示,为摆脱行业困境,中烹协引导行业转型,积极推动大众化餐饮的发展,今后大众化餐饮将成主流方向。

  对于餐饮新业态,他提到了社区餐饮、医疗餐饮和老人餐饮。首先,社区餐饮和医疗餐饮可以避免过高的房租压力。其次,社区餐饮有利于培育广大的忠实客户群体,“城市不断扩大,社区不断增多,一旦进到社区,你的服务对象就可能追随你十年、二十年或者更长时间”。第三,老人餐饮针对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医疗餐饮即针对身体欠佳者的“调理餐”,这些餐饮业态目前受到的关注都还不够,但潜力却很可观。
 此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的《思与行特刊:中国餐饮业未来》报告种也为餐饮行业未来转型升级方向提出建议,并提出帮助餐饮企业渡过寒冬的应对之策。

  对于红海市场,竞争的核心焦点在于在现有的基础上精耕细作,深化经营管理能力的升级整合,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安全与品质上精益求精,建立鲜明的品牌形象。对于蓝海市场,竞争的大幕也已拉开,不少已经具备有相当竞争力的企业已经开始跨界经营,衍生至食品成品销售及零售网点式的餐食销售,通过寻找多元业务布局和更宽广的市场空间,开辟新出路,另外,移动互联网渗透入生活服务,催生了O2O革新餐饮消费体验,也为餐饮企业制造了异军突起的大好机遇。

  此外,报告还指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餐饮企业往往面临不同的挑战。成长期的企业主要任务是建立规范化管理模式,而扩张期企业则要突破发展瓶颈,打造差异化竞争力,要根据自身远景目标及能力,在连锁经营、多业态多品牌、产品衍生创新、创新渠道等关键战略层面作出抉择。

  广东餐饮业创新不足

  在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名誉副会长姚学正看来,南国广东“餐饮寒冬”则是另一番光景。

  广东是餐饮业大省,受“寒流”影响也很严重,但自从今年9月份以来,餐饮业的人气已经开始回暖,景况不再显得那么“凄清”。但是,“旺人气不旺财气”的状况也同时出现,虽然客流有所增加,但人均消费上不去,营业额也上不去,“尽管餐饮企业不断变通定价策略,但还是难以突破人们的‘心理底价’,大众餐饮人均消费不能超过50元,中端餐饮人均消费不能超过100元,高端餐饮人均消费不能超过300元,否则,消费者就肯定是不能接受,直接换去别家。”姚学正说。

  对于广东餐饮业的“自救”行动,姚学正表示主要还是集中在降价、抽奖、赠券这“老三样”,创新相对不足。相对而言,长三角地区餐饮业的创新更加生动,餐饮业进学校、进医院、进疗养院都是不错的尝试,还有一些餐厅推出质量提醒、儿童托管等衍生服务也深受消费者欢迎,但这些做法在广东地区的运用和探索都不明显,目前还没有看到特别突出的案例。

  不过,姚学正也指出,广东的餐饮业在门店与网络相结合的营销方式上还是“开动了脑筋”,比如广州酒家、莲香楼等传统老店将“食品加工厂”的功能概念提了出来,用广东的一些特色食品制作成礼品手信,通过网络销售,取得了比过去更好的营销效果。

  临近年末,姚学正估计餐饮业还要经历今年的最后一场“硬仗”,“三公”的“大单”几乎全部消失,公司的年终聚餐只会进一步减少并由其他的方式取代,而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大众的餐饮消费则必然进一步增强,广东的餐饮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在加强出品质量的基础上同时加强业态和营销的创新,加速餐饮业的大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