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餐饮消费人均6000元 广州人:太少了吧

“老广”可能是最不买数据账的一群食客。近日,广州市社科院发布2014年广州商贸蓝皮书,并在广州餐饮业的调查报告中指出,2013年广州人均餐饮消费超过6000元,居全国之首,这一数据在广州又引起一轮民间热议。不少年轻“吃货”纷纷晒账单,认为6000元的年消费“实在太少”,并公开了新一代“民以食为天”宣言。业内人士则认为,中低档次为主流的广州餐饮业虽然不乏活力,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新隐忧,而这与多少家本土企业进入“中国餐饮百强”榜无甚关系。

A“舍得食”是广州文化

年均6000元消费额就居全国之首?街坊:也就每天20元,太少了点吧

“一年6000,一个月500,一个星期也就100多一点……这在广州不是很正常的事吗,起码我就不止这数了。”新浪微博网友@MiyAbi-CH发表了自己对餐饮账单数据的看法,同时,他认为,广州之所以很难产生“全国多少强”,是因为吃的地方太多了,大家都不会局限在一个餐馆。

在天河区工作的媒体人梁小姐表示,其“午餐基本都是吃快餐,一周有两三个晚上会上馆子”,在她看来,6000元/年的餐饮消费一点都不多,“现在去好一点的餐厅,我们一家四口一次就可以吃上千元”。她还强调,“舍得食”是广州文化,跟“奢侈风”还真挂不上钩,“广州人相对实在,好吃不贵是王道。但如果真正顶级的美食,老广也舍得花钱去尝试的。”

越秀区环市路的上班族刘先生被朋友公认为标准吃货,只因他有个“报复社会”的癖好——于众人把晚饭消化得无影无踪的深夜,在微信朋友圈发当天在外就餐拍下的美食图片。他向记者晒了自己的日常账单:工作日早餐10元以内,节假日陪家人到茶楼饮茶;午餐消费大约30元;在家吃晚餐时间只有两成左右,其余都和朋友在外面吃,“以广州现在的消费水平,吃得正规点要150元/人”;兴致高的话,晚上再去酒吧喝一杯。

“年均6000元,也就每天20元的餐饮花销,太少了点吧。”刘先生不解道,“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还排名全国第一了?”同时,不少老人家也表示,“饮茶”是退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盅两件,最普通的茶楼也要花十多元。而且,我们还经常和朋友到处寻找性价比高的餐馆尝鲜,所以每个月这笔花销也占主要。”退休工人陈姨说。

B“爱尝鲜”是广州食风

广州餐饮业难跻身“百强”行列,正说明“食在广州”百花齐放的可贵

据悉,除了“人均年消费6000元”外,中国烹饪协会公布的数据也牵动了“老广”的神经,其显示,2011年度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广州仅真功夫和广州酒家两家餐饮入围。相比之下,北京占了15家,重庆有14家,广州的邻居深圳也有4家。

在杭州工作一年多的广州女孩颜小姐对社科院的调查也有自己的看法,并向记者比对了杭州人与广州人的餐饮消费模式。“杭州人表面很‘装’,其实内里很讲究性价比。所以做得长久的餐饮品牌,都是性价比非常高的,比如外婆家,白露等,而且也走出了本地,走向了全国,总的来说,杭州人对性价比高的餐饮品牌,忠诚度很高。”她说,“广州人则不同,我们既中意老字号,也喜欢尝鲜,可以说,更热衷于后者,老广总是将挖掘新的美食店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

颜小姐认为,广州餐饮业难打入“百强”正说明了“食在广州”百花齐放的可贵。“你问广州人去哪里饮茶最正宗,这个问题就有好多答案,因为好多店做的早茶都很出色。但你要问杭州最正宗的东坡肉,或者西湖醋鱼,90%的杭州人都只会推荐楼外楼,外地是因为(好的餐饮店)少,所以名气大。广州是因为(好的餐饮店)多,所以在国内淹没了。”

“广州人是可以花几元喝糖水,也舍得花几百元去吃一顿高大上自助餐,只要是好就行了。杭州就没有那么包容,对外地餐店接受度没那么高,外来美食的落地也相对缓慢。最近杭州流行泰国菜,人气很高的‘亚洲土地’就是广州老板开过来的。我的杭州同事朋友都觉得超级好吃,其实我心里想,这样的泰国餐馆在广州要多少有多少。”颜小姐说。

C“吃排档”是广州主力

这种“高频次,低支出”的消费习惯,也让粤菜向多方面发展存在隐忧

广州市餐饮业商会秘书长倪宏表示,“食在广州”是广州人多年累积而来的形象招牌,人均6000元/年的餐饮花销虽然在不少广州人眼内不算什么,但在全国排名已经是首位。而且,在经济环境疲弱、国内盛行节约风之下的2013年,广州人的餐饮花销仍能较前一年有所增长,实在难得,证明“消费群体在增大”。他分析道,2013年老广餐饮消费主力市场在中低档餐饮业,而他估计今后几年,中低档餐饮在广州仍是中坚力量。

而著名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节目顾问庄臣则认为,广州餐饮消费水平位居一线城市之首,与“三公消费”的限制有很大关联。因为,广州的平民消费在中国众多城市中最有特色和活力,所以即使没有公款消费,广州的民间消费也相当突出。由此可以判断“首位”非虚。

“2012年的某网络平台上的餐饮商户注册数指出,广州的餐饮商户不足北京的一半,仅有30000多家,而位居首位的上海数量更多。餐厅的数量多寡和城市市场需求有关。虽然有商家盲目开餐馆,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餐馆能够盈利,某程度上也证明了市场能够接受这些存在着的餐馆的经营。广州消费者喜欢无压力的,悠闲的消费,尤其是‘大排档’形式的消费,这也就符合了这次蓝皮书中指出广州消费者‘高频次,低支出’的消费习惯。”庄臣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从这个数字里也看到一种隐忧,因为目前的市场经济可以“满足”到一些经营不错的平民消费餐厅,当这些餐厅比例越来越大的时候,会达到一种相对安稳的状态,同时制约了本身变数大、且出品难以标准化的粤菜向多方面发展。当餐厅的消费价钱不断往低走,也不排除食品安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这就意味着相关部门要监管那些单以价格取胜的餐厅,同时支持那些确实做到价廉物美的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