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名企方略>>正文

海底捞火锅:快乐服务生

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的大型连锁餐饮民营企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奉行“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的理念,以贴心,周到,优质的服务,赢得了纷至沓来的顾客和社会广泛赞誉.

公司始终高扬“绿色,健康,营养,特色”的大旗,致力于火锅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在继承川、渝餐饮文化原有的“麻、辣、鲜、香、嫩、脆”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以独特、纯正、鲜美的口味和营养健康的菜品,赢得了顾客的一致推崇并在众多的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了“好火锅自己会说话”的良好口碑。
公司始终坚持“绿色,无公害,一次性”的选料和底料熬制原则,严把原料关,配料关,十三年来历经市场和顾客的检验,成功的打造出信誉度高,颇具四川火锅特色,融汇巴蜀餐饮文化“蜀地,蜀风”浓郁的优质火锅品牌。
十三年艰苦创业,不断进取,团结拼搏,公司逐步从一个不知名的小火锅起步,发展成为今天拥有三千余名员工,拥有一批食品、饮食,营养,工程,仓储、管理方面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拥有十七家直营分店(直营店面积超过三万平方米),十多个加盟店,四个大型配送中心和一个大型火锅底料生产基地的跨省大型餐饮企业。
公司还是中国餐饮协会理事单位和四川省餐饮协会常务理事会员单位,在川,陕,京,豫,沪等省市颇具知名度的餐饮企业。曾先后在四川、陕西、河南等地荣获“纳税大户”、“先进集体”、“优秀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名优火锅”等十余项光荣称号和荣誉。

2006年6月23日,200名来自百胜中国的区域经理将年会前聚餐的地点选在了海底捞位于北京牡丹园的分店,与其他客人不同,他们拒绝了提前点餐,执意观摩整个服务流程、对服务员的兴趣远大于火锅本身。这顿饭的目的是“参观和学习,提升管理水平”。

  按照海底捞餐饮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勇的话说,“这简直是大象向蚂蚁的学习”。这个比喻不无道理,饭桌前的每个百胜区域经理手中都有至少36家门店,而当时海底捞全国的门店数加在一起,还不到20家。次日,在百盛中国年会上,应邀作为演讲嘉宾的张勇就如何提升员工热情被“新学生”们追问了整整3个小时。

  追问者不只是百胜。从去年开始,以人力资源为研究方向的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王奋到海底捞的目的,也从“吃火锅”变成了“敬业度调查”,让她好奇的是,海底捞服务员对职业的认同感,竟远远高于她所带的MBA班学生。

  嗅觉敏锐的投资公司也闻风而至,IDG、国金证券、老虎基金先后找到了张勇,希望注资这家在全国6个区域拥有23家门店的连锁餐饮企业,帮助其加速发展。

  人均消费不到70元、服务却周到得几近“变态”的海底捞,一时间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五星级”火锅店

  要想在海底捞吃一顿晚饭,基本的做法是提前2-3天订座,如果你需要的是包厢,那么订座的时间还要提前到2周。

  每一家海底捞门店都有专门的泊车服务生,主动代客泊车,停放妥当后将钥匙交给客人,等到客人结帐时,泊车服务生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忙提车?”如果客人需要,立即提车到店门前,客人只需要在店前稍作等待。如果你选择在周一到周五中午去用餐的话,海底捞还会提供免费擦车服务。按照网友的话说,“泊车小弟的笑容也很温暖,完全不以车型来决定笑容的真诚与温暖程度”。

  如果没有事先预订,你很可能会面对漫长的等待,不过过程也许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糕。晚饭时间,北京任何一家海底捞的等候区里都可以看到如下的景象:大屏幕上不断打出最新的座位信息,几十位排号的顾客吃着水果,喝着饮料,享受店内提供的免费上网、擦皮鞋和美甲服务,如果是一帮子朋友在等待,服务员还会拿出扑克牌和跳棋供你打发时间,减轻等待的焦躁。

  大堂里,女服务员会为长发的女士扎起头发,并提供小发夹夹住前面的刘海,防止头发垂到食物里;戴眼镜的朋友可以得到擦镜布;放在桌上的手机会被小塑料袋装起以防油腻,每隔15分钟,就会有服务员主动更换你面前的热毛巾,如果你带了小孩子,服务员还会帮你喂孩子吃饭,陪他/她在儿童天地做游戏。

  抻面是很多海底捞老客户必点的食物,不为了吃,就为了看。年轻的师傅会把4元一根的抻面舞得像艺术体操的缎带,还不时抛向某个客人,表演欲极强。

  餐后,服务员马上送上口香糖,一路遇到的所有服务员都会向你微笑道别。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一个顾客结完帐,临走时随口问了一句:“有冰激凌送吗?”服务员回答:“请你们等一下。”五分钟后,这个服务员拿着“可爱多”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小姐,你们的冰激凌,让你们久等了,这是刚从易初莲花超市买来的。”

  “所谓特色就是你比别人多了一点点,而正是这‘一点点’为海底捞赢来了口碑。”张勇说。

  “超越客户期望”的服务为张勇赢来了客户。在大众点评网北京、上海、郑州、西安的“服务最佳”榜单上,海底捞从未跌出前2位。北京分店平均单店每天接待顾客2000人,单店日营业额达到了10万。

  “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些”

  与引入3i与普凯2500万美元资金,高调赴港上市、凭借标准化管理迅速扩张门店数的同行——小肥羊火锅连锁——不同,在张勇口中,你很少听到“标准化”、“资金”、“加速扩张”这类字眼。

  张勇甚至对这些字眼非常抵制,并因此拒绝了所有向他抛出橄榄枝的风投。

  “他们要买股份,还要求制定发展计划书,规定第一年要发展到什么水平,第二年要发展到什么水平。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是人生的一个境界,做企业也是一样,明年该怎么发展怎么发展。”张勇说道,以海底捞目前的市场,只要把价格上调一点,工资压低一点,就能够达到风投要求的利润,但他不愿意为了资金改变自己的节奏,因为在张勇看来,支撑海底捞发展的根本,从来不是钱。“现在时机并没有到。”

  “从前有一个高僧,有人问他修炼这么多年修炼出什么心得,高僧说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这个人很不以为然,说这是所有人都会的,高僧说,总有那么些人吃饭的时候百般需索,睡觉的时候千般抵赖。”

  14年前,还是四川拖拉机厂电焊工的张勇在家乡简阳支起了4张桌子,利用业余时间卖起了麻辣烫,“我不会装修,不会炒料,店址选在了街的背面,连毛肚是什么都不知道,想要生存下去只能态度好些,别人要什么快一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张勇回忆道,“结果大家都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都愿意过来吃。”半年下来,1毛钱一串的麻辣烫让张勇赚了1万块钱,这家麻辣烫,就是海底捞的前身。

  “其实如客人觉得吃得开心,就会夸你味道好,但如果觉得你冷淡,就会说好难吃啊。”从那时起,张勇就意识到,做好餐饮行业,服务才是取胜的关键,而作服务的,只能是海底捞每一个员工。

  张勇所说的时机,指的是拥有足够满足扩张需要的合格员工,在此之前拿钱拼店数,可能是让海底捞品牌消失的最快死法。而如何储备更多拥有“海底捞”思维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占据了他如今绝大部分精力。

  “我们培训有很多种方式,一种是理论培训,一个老师讲n个学生听,还有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摸索,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张勇介绍到,目前,他正在寻找合适的人力资源公司来辅助海底捞进行人员招聘,并参与培训体系的建立和教材的编写。但是,在张勇看来,“制造”海底捞员工的真正关键并不在培训,而在于创造让员工愿意留下的工作环境。

  “餐饮业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怎么点火、怎么开门并不需要反复教育,最重要的是如何让员工喜欢这份工作,愿意干下去,只要愿意干,就不会干不好。”张勇直言,“标准化固然重要,但是笑容是没有办法标准化的。”

  在张勇看来,顾客在海底捞感受到的标准化服务,只不过是因为他在一楼遇到的服务员愿意在海底捞工作,在二楼遇到的服务员也愿意在海底捞工作罢了。

  海底捞“公社”

  10:30am,北京冬天典型的阴冷天气,海底捞白家庄店的每把茶壶都灌满了刚煮沸的黑豆浆,音乐舒缓,一天的忙碌即将开始。吧台里几个穿着亮绿色工服的年轻服务员正悄声讨论什么才是接听订餐电话的最好方式,一个四川口音颇为浓重的女孩儿不断重申“甜美、清脆、简洁”的重要性以及不应该说“喂”的理由。

 

  • 名企方略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