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餐厅之所以做不下去,因为老板是最大的废物,什么都不会还喜欢外行管内行?”
这是一年前,我关闭餐厅时背后听到员工这样评价我。
一年前听,我感到非常气愤,觉得现在的95后啊,不知天高地厚,自己没多少斤两,眼界却那么高。
但是,一年后的今天,我居然认同了他的说法,没错,我当时确实是个废物,因为我们的餐厅不是败在外部竞争,而是死于内部管理…
这事得从2016年说起,那年外卖大战打得火热,很多做外卖的老乡赚得盆满钵满,过年回乡下得瑟,说不用找铺位,在城中村随便租个房间就能干,不用推广,平台大把补贴,一个月净利润可以好几万。
这一说,搞得大家都心痒痒的,其中就包括我。于是17年过完年,刚好堂弟也大学毕业没事干,再拉上他同学,三人一起做起来外卖快餐。
项目介绍
项目: 外卖炒饭
地点: 广州天河区五山附近村内街铺
目标客户: 周边白领、学生
员工: 堂弟负责炒饭、堂弟同学负责外卖平台运营
投资: 自有资金3万,外加分期贷款7万
项目经历:
这个项目在城中村的内街民房一楼,约50方,原来就是一个做快餐的,由于厨房设备、桌椅那些都能用,所以我们就花了2万块转让过来,以外卖为主,兼顾一些堂食。
但是开业没多久,外卖补贴大战渐渐熄火,我们的生意始终不温不火,收入仅够维持人工和还贷,迷迷糊糊地支撑了一年后,关店。
关店后,我也重新跑去打工,在一家公司90后为主的广告公司呆了一年后,从业务员做到主管。
身边的毕业生多了之后,我也逐渐懂得了怎么用好这些小鲜肉小姐姐,而当年被那个95后员工骂废物,我现在认同他说是对的,因为我找到了三个原因。
请人请不来核心能力弱者领导不了强者
很多做管理的人都特别推崇刘邦,因为刘邦的“用人之道”,他也标榜自己:
“我所以能打败项羽,主要靠三位人才。出谋划策,研究正确作战方针,保证打胜仗,我不如张良;制定法令,管理政务,筹集军费粮草,我不如萧何;身临一线带兵打仗,做到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
现在的餐饮创业知识含量越来越高,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刘邦的用人之道,我学得特别溜,最后学到忘本了——忘记自己需要掌握核心能力,这正是餐饮创业失败最大的原因。
我在做餐饮之前是做金融中介的,在金融行业混迹了五年,有一定的人脉资源和业务能力。
但这两个能力,都是非常基本的技能,跟餐饮创业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如选址、出品、运营、营销、设计等都不沾边,这样会导致三个致命的弊端:
1、成本高。对于创业公司,资金紧张,多招一个专业人士,就多花一点工资,多分一点股份,如果创始人自己懂,这些都是可以省下的最大成本。
2、容易外行管内行。举例个我自己的案例,在当时做外卖的时候,我觉得“消费者吃得不止是饭,还有情怀 ”,于是我就把产品名字起为“黯然销魂饭”。
现在想起,但凡有点电商常识的人就知道,外卖是靠关键词搜索引流的,消费者想吃炒饭时,怎么可能会搜“黯然销魂饭”?
最关键的是,当时做外卖运营的员工他了解规则的,但是他却没有跟我反驳,因为你老板都这样说了,出了问题也是老板的责任——这就是员工的心态。
3、自己放弃学习,这是最致命的。当一个人认为能力都靠买,谁还会去学习?然而这种买来的能力,一来可以随时走的,二来员工有自己的心思,你也不可能100%充分利用。
虽然说,领导一家企业需要学会用人,充分授权,但是在企业的初创阶段,经营的核心技能,最少自己要占一样,这才是你跟人合伙的最大筹码。
良禽择木而栖,自己不努力成为一个好的平台,却想要招揽人才,聪明人都不是瞎子,从来没有弱者能领导强者的。
中层管理能力不行留不住带不好95后
近年来,95后踏入职场,培养他们可以说是现在企业给社会交的人才培训税,现在但凡请过这些新人的老板,不乏满嘴怨言的, 说什么都不会,还不能打不能骂,动不动就辞职等等。
我当时请的两个员工,一个堂弟,一个是他同学,都是刚毕业。由于外卖生意一直不上不下的,我对他们都有所怨言,责怪他们做事懒散不上心。
但由于是亲戚关系,说几句,堂弟也未必放在心里,这样我就更气愤了,到最后争吵了几次,实在没意思,就把店关了。
可以说我的外卖快餐不是死于市场竞争,而是死于管不了这些95后。
关店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对于95后的怨言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总觉得自己辛辛苦苦的投资,给他们糟蹋了。
但是,在我去广告公司呆了一年后,带多了新人,我却慢慢对此有不同的观点——有时不是新人难教难管,而是你的中层管理能力不行,把底层员工赶走了。
我给大家举一个日常的管理案例:
一个餐饮老板想提升外卖业务,然后跟新人小刘说,
小刘,你要想办法把咱们的外卖业绩提升去,
然后小刘说了一句,哦,好的。
过了一阵子之后,你还是觉得外卖业务一点起色都没有!
于是,小刘在你心里就留下了一个工作能力差的印象。
这种管理场景非常普遍,大家也都习以为常,然后感叹现在的年轻人都是这样的。
我却想请各位反思一下,"小刘,你要想办法把咱们的外卖业绩提升去",这句话没有错吗?
根据一项完整任务所包含的基础要素:什么任务 ?谁来做?目标是什么?具体哪些步骤?什么时候完成?需要什么资源配备或协助?
套用这个基础要素分析,上面这句话,只明确了一个谁做,然后一个模糊的方向,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更别说给新人一个榜样跟着做。
让一个初涉职场的新人,去做一件没有明确步骤、只有方向的工作,就像让他在大海捞针一样,别说做,他们连要做的点都抓不住。
老板想的是“我不说你也应该懂”,新人想的是“你不说我怎么可能懂”,最终任务淹没在这种理解鸿沟。
上级安排任务不清不楚,新人执行得迷迷糊糊,最后出不了结果就是态度不行,这我观察的现在企业管理95后新人的核心问题,也是我自己当年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那么问题怎么解决呢?要么花钱请有经验的人,不愿意花钱的,还是老老实实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吧。
一个正常执行力的产生 ,在管理上会经历三个基本流程:
1、高层领导:定战略、定项目、定KPI
2、中层管理:分解流程、掌握进度、教方法
3、底层执行:了解执行步骤、明确执行要点
做老板的,可以把项目讲得多天花乱坠,但是交给新人执行之前,请先“翻译”成具体的项目流程,有中层干部的中层翻译,没有中层的,那么老板自己翻译。
任何脱离项目流程就谈执行力都是耍流氓!
当然,也有很多老板就喜欢分配任务又不点破,美其名曰,考验员工的领悟能力。
我的看法是,以我们应试教育的现状,教出来的学生水平确实一般,他们出来社会都需要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如果都靠个人资质自己领悟,不排除有人才脱颖而出,但更多地让一些资质平庸的也进步缓慢。
所以,接受现实,老老实实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新人用总好过没人用。
把义气当工资请吃饭当福利
我堂弟的同学,是在我们营业后才过来的,当时他也没提工资,就是包他吃住,但在我们开会的时候,我也曾信誓旦旦地跟他说过等我赚钱了,我最少会给他10万块的分红。
自己说得豪云壮志,一副义薄云天的样子,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是我创业第三个致命伤。
餐饮创业公司,不是土豪创业的,起步都资金拮据,既不想多出工资,又想激励士气,所以大都老板用的方法就是请吃饭。
管理有矛盾,请吃饭,员工士气低落,请吃饭,员工做得好了,请吃饭,在他眼中,管理问题团队激励,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老板请员工吃饭没有问题,但是别吃着吃着就把员工该有的福利吃忘了,别几杯酒下肚,就把哥们义气代替了加工资。
一些员工背井离乡的目的是为了出人头地,而不是为了赚你一点义气,员工拼死拼活,老板一顿饭就过了,员工的心也就只有凉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说,在确定收益的情况下,人们会产生一种“确定效应”,倾向厌恶风险,选择见好就收。
也就是,与其等老板什么时候心血来潮请吃大餐,还不如定期给一些确定性的福利。
我在带团队中,基本工资也不高,但是实践证明,平时免费零食饮料,每周固定的下午茶,节假日发发电影票,这种小福利花的钱不多,但是却能确确实实地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效果远比吃饭强。
总结
这次餐饮创业已经过去两年,虽然我总结自己失败的三个核心原因,都不是外部的市场竞争,不是说我们能出品,选址,营销做得多好,而恰恰就是内部管理没做到位,还根本做不到去跟人家参与市场竞争,就自己先垮了。
核心能力建设、团队管理、员工激励,是我认为餐饮创业需要做好的内因,内因都解决不了,根本不用去考虑市场竞争等外部因素。
所以说,我被95后员工骂废物,我认了,希望这个经验能帮助到其他人,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