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企业动态>>正文

呷哺呷哺开卖火锅底料,火锅产业链竞争升级

呷哺呷哺布局产业链的又一枚棋子落地,呷哺呷哺的底料上市了,很多呷哺呷哺的拥趸者可以在家解馋了。业内认为,呷哺呷哺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后来者居上不是没有可能。更值得关注的是,火锅企业在火锅业态的红海中搏击,需要找到更多的盈利点,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是一个必然选择,火锅产业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底料销售获认可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有呷哺呷哺9款产品在天猫和京东上销售,包括经典升级麻辣、番茄、菌汤等几种味道,经典蘸料9.9元一袋,最贵的一款底料为16.8元。相比于海底捞的价格稍贵,且品类远少于海底捞提供的品类。即便如此,销量依然可观。在京东上,上市几天的时间,每款的评论都超过2000条,可见消费者还是比较认可呷哺呷哺的底料。多数消费者评论,底料和在呷哺呷哺吃的底料味道非常接近,不出家门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呷哺呷哺底料,很高兴。

 

呷哺呷哺的底料让众多食客趋之若鹜,已经成为呷哺呷哺的标志,生产底料是呷哺呷哺布局产业链重要的一步。2016年10月18日,呷哺呷哺与其董事会主席贺光启订立了合资协议,呷哺呷哺及贺光启将在开曼群岛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主要为呷哺呷哺生产调味料,并通过呷哺呷哺渠道进行销售。

 

业内人士表示,呷哺呷哺就是看中了酱料及调味品生产及销售市场的巨大潜力,决定进军火锅底料和调味料市场,更大范围地释放18年来累积的品牌效应,底料的口碑更是植入到每个吃过呷哺呷哺的消费者内心当中。另外,火锅企业间的竞争愈加激烈,这也是作为上市企业的呷哺呷哺突破自己、需找盈利点的重要举措。

 

延伸产业链找钱

 

当然,呷哺呷哺做底料,并不是火锅企业里的第一家。在京东、天猫等平台上销售的火锅底料品牌达200多个、有4000多个商品,火锅底料的竞争可见一斑。在这些品牌中不乏德庄、捞派、蜀九香、小肥羊、皇城老妈、刘一手、呷哺呷哺等火锅领域的大品牌。那为什么火锅企业仍对底料的生产这么热衷呢?

 

业内认为,火锅底料领域已经是一片红海,火锅领域的企业目前在火锅红海中都在突围寻找下一个利润点。而呷哺呷哺可以凭借该企业多年积累的口碑赢得先机。数据显示,目前火锅底料行业有着500亿元左右的市场容量,火锅知名品牌做这个市场,有着天然的优势。

 

做火锅底料只是火锅企业延伸产业链的一个开始,呷哺呷哺在产业上下游的发展不只在底料上。2016年,呷哺呷哺高调宣布,推出主打聚会概念的中高端新品牌湊湊,转向中高端餐饮。据湊湊CEO张振纬介绍, 湊湊以“精制火锅+台式手摇茶”的组合,主打“聚会”概念。湊湊推出的茶饮及茶点共有50余种,与火锅相关的产品有90余种。湊湊设定的人均消费金额为120-150元,定位为中高端餐饮。为此,湊湊在菜品、用餐环境和服务上也都进行了全面升级。

 

经过不断地创新,发力产业链,同时延伸品牌的价格链,2016年呷哺呷哺的业绩有明显回升。2016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2.6亿元,同比增加12.7%,同店销售额达11亿元,较2015年上半年增长0.6%。

 

除了呷哺呷哺,海底捞的底料企业颐海国际2016年上半年的收入达到4.03亿元,同比增长31.1%,净利润达到3530万元,同比增长45.4%。

 

自己造血更重要

 

火锅企业做底料生产,有自身的优势,至少前端的火锅企业能够为底料背书,但这远远不够。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无论海底捞还是呷哺呷哺,要运营好底料生产,除了要在前端的门店做好品牌背书,拥有自身造血能力外,还要从自身的团队建设、产品研发、渠道建设、价格策略以及服务多个方面进行完善。

 

各个火锅企业看好底料领域带来的盈利点,但火锅底料的竞争也是红海一片,并且同质化严重。如前所述,底料的品牌达到200多个、4000多个商品,并且重要的生产厂家都是知名的火锅品牌,其中多为重庆火锅,如德庄、桥头、德义、秦妈、巴鼎红、毛哥、秋霞、刘一手、周君记、渝珍等。除了同质化问题存在之外,大规模生产底料除了面向C端市场,更重要的是打开B端市场,但这并不简单。

 

2016年上半年,颐海国际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来自于海底捞,数据显示,颐海国际向海底捞销售产品的收入占比为七成。“如果没有海底捞,颐海国际的产品将销往哪里?那么呷哺呷哺的消化能力有多大?这些也值得关注。”朱丹蓬表示,“使用品牌底料的火锅企业都是B端的连锁企业,并且是中高端的连锁企业,那些低端的单店为了节约成本,底料多为自己调制。要取得高端B端企业的认可,就需要底料企业在团队建设、服务、价格、底料质量和原料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完善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