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媒体曝光>>正文

被隐匿的台湾“毒淀粉”:大陆或难逃滥用

    台湾的“毒淀粉”风波据称已经造成实质性影响,台湾观光部门预估将使来台旅客减少30万人。近日台湾媒体又报道称,台湾当局“卫生署”早在今年2月就接报问题淀粉,但隐瞒信息达3月之久。

“毒淀粉”指在台湾地区发现的添加了马来酸(顺丁烯二酸)的淀粉。统一等知名企业均被发现在布丁、奶茶、关东煮等食品中使用了毒淀粉,造成全岛恐慌。而5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杨毅曾表示:“大陆目前尚未发现台湾问题淀粉流入。”

不过大陆是否也存在马来酸滥用的情况?6月6日,一位淀粉生产企业人士谨慎地向记者表示:“这个并不能确定。”

大陆可能的“毒淀粉”问题只是并未曝光。2012年4月27日,福建省质监局曾下发闽质监食〔2012〕129号文件,称接到举报,有企业生产食用变性淀粉时使用了规定以外的化学物质。同年7月,浙江省也把“变性淀粉生产中使用未经批准的辅料”列为食品安全十大整治重点之一。

马来酸酐羧化淀粉,正是变性淀粉的一种。由于可与淀粉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众多,因此变性淀粉的数量也十分庞大。从上述省份的行动来看,大陆违法在食品中使用变性淀粉的现象不在少数。

检测盲点

上述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GB2760-2011标准中,马来酸并不在其中,即不属于国标认可的食品添加剂。当然,也没有涉及它的检测项目。”

2010年7月19日,原卫生部发布(2009)89号文件,规定了14种变性淀粉可用于食品添加剂。除此之外,各种用物理方法、化学方法、酶法生产的变性淀粉都不可以用于食品。

各种变性淀粉与普通淀粉不同,在粘度、透明度、柔软度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食品、缓释胶囊、粘合剂、涂料等产品中都可以见到变性淀粉的身影。台湾所发现的“毒淀粉”,即顺丁烯二酸酐化淀粉,则多用于粘合剂和染色。

马来酸变性淀粉的特点就是粘度高,工艺并不复杂。因此在台湾,“毒淀粉”技术在食品业中的运用已经超过了40年。

马来酸酐遇水即水解成马来酸。马来酸危险标记是20,属于腐蚀品,是一种合成原料。对于其毒性,科学界也有不同观点。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研究报告认为马来酸即使“对于敏感人群婴儿及儿童也无需过度担心。” 但有毒物专家表示,过量使用可能造成不孕或终身洗肾。

就目前台湾方面公布的资料来看,毒淀粉使用的领域涉及的多为即食类食品,如粉圆、芋圆类、板条、关东煮、肉圆、豆花及粉粿等。

其实,不论是技术还是成本上,对马来酸的检测都不是问题。记者就此咨询诺安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人员表示:“对于顺丁烯二酸酐检测的费用,单项检测应该只需400-500元。”

但马来酸却成为了检测的盲点。记者致电了北京一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该所人员表示:“任何食品检测都是根据相关生产工艺制定的,如果正常的生产工艺没有这一项,检测项目里当然也不会涉及。否则,那需要检测的项目就太多了,这也是不现实的。”

毒淀粉魅影

5月30日,上海市质监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针对此事表示:“上海方面正在做监督和研判,已经在核对相关标准。”

上海质监部门的表态意味着,毒淀粉可能会成为食品必检项目之一。但上述质检所人员也无奈地表示:“毋庸置疑,食品检测标准总是相对滞后的。”

以2011年震惊岛内外的塑化剂事件为例,早在上世纪80年代,塑化剂就被广泛用作起云剂添加到各类食品中,而直到2011年才被曝光。从饮料到糕点、药品、酒类,一步步的检测才使得塑化剂的影响真正为世人所意识到。

就毒淀粉事件来看,目前只是波及统一、爱之味等台湾企业,大陆食品行业是否卷入还未有明确结论。但在毒淀粉事件爆发之初,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副教授董庆利就向媒体表示:“马来酸在大陆食品领域存在一定滥用现象。”

在食品商务网,河南向富精细化工发展有限公司就出售标明为“食品添加剂”的马来酸,1千克的售价为24元。按照台湾毒淀粉稽查人员的结论,1千克马来酸能调制出120千克的变性淀粉。

6月7日,普通土豆淀粉的报价约为8000元/吨,而可用于增加粘度的合法添加剂醋酸酯变性淀粉价格就达到10000元/吨。相比而言,用马来酸制造变性淀粉,成本低于醋酸酯变性淀粉。

价格因素可能驱使不法商贩将毒淀粉用于食品加工。而且马来酸变性淀粉在大陆被广泛运用于环保和制革、建材等领域,生产企业众多,要买到并不困难。行业人士也向记者表示:“自己制作马来酸淀粉的工艺并没有多高的门槛。”

尽管质监部门一直在重点打击,但仍无法保证市场上完全没有毒淀粉的踪迹。

各地在标准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理解偏差。2011年3月3日,原卫生部曾向甘肃省卫生厅下文,明确了醋酸酯淀粉、羟丙基淀粉和羟丙基二淀粉磷酸酯等食品添加剂不得用于面粉、饺子粉等食品。甘肃方面正是不了解相关标准应如何执行,才向卫生部做出请示。

鉴于上海方面计划考虑将马来酸淀粉加入检测范围,记者就相关问题致电北京市质监局,但对方并没有给出回复。福建省质监局也未向记者披露2012年集中排查的检查结论。

(21世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