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6月9日,乔·霍恩(Joe Horn)和弗兰克·哈达特(Frank Hardart)在费城栗树街818号创办了Automat餐厅,这是美国首家投币自助餐厅。
用户将一定数量的5美分硬币放进投币口,然后扭转旋钮,就可以打开一扇玻璃门,获取自己想要的食物。霍恩和哈达特使用了从柏林进口的瑞典专利设备,从而成功打造了一家“没有服务员的餐厅”。
有些资料说餐厅开张时间是6月9日,还有的说是6月12日,但这些资料都无一例外地提到了这家餐厅的廉价优势。从1912年至1950年,这里一杯咖啡的价格一直都是5美分,后来涨到10美分。1912年的5美分相当于现在的1.10美元,1950年的5美分则相当于现在的45美分。
这家公司1912年把店开到了纽约时报广场,并且仍在继续扩张。他们还自主设计了改进版自动化设备。
该公司的员工会在队伍前面充当“投币员”的角色,将顾客的纸币和较大的硬币换成5美分的硬币。一杯咖啡卖1个硬币,一份火鸡加料汁5个硬币,一个派也是1个硬币。除此之外,还可以选择其他一些美食,包括干酪烤通心粉、鸡肉馅饼、索尔斯伯利牛排配土豆泥、菠菜奶油沙司和烤豆。这里的甜品也很有名:越橘果、南瓜、椰蓉蛋糕和蛋奶派,还有带着真正的香草豆的香草冰淇淋,以及满是葡萄干的大米布丁。
这些菜品都是在生产线上集中制作出来的,而且采用了标准化的配方,原料都十分考究。除了这家店外,该公司在费城和纽约拥有85家店面,使之成为全美第一家快餐连锁企业。
这里的咖啡从制作完成到倒入顾客杯中从不会超过20分钟。美国流行歌手欧文·柏林(Irving Berlin)专门为此制作了一首名为《再来一杯咖啡》(Let’s Have Another Cup of Coffee)的歌曲,并且成为了这家餐厅的主题曲。
1902年的今天:全美首家投币自助餐厅开业
这并非Automat在美国文化中留下的唯一印记。美国绘画大师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曾于1927年为该餐厅作画。最早的百老汇音乐剧《金牌制作人》(The Producers)也曾经整合了一些Automat的元素。随后P.D.Q. Bach也专门为他们举行过音乐会。
随着物价上涨,Automa也逐渐开始接受25美分的硬币,甚至专门制作了需要到收银员那里兑换的特制硬币。这都降低了效率和Automat的吸引力。
这家连锁餐厅最终死于不断上涨的物价导致的原料和口味变化,以及麦当劳和汉堡王等新兴快餐企业的流行。费城最后一家Automat餐厅于1990年关闭,纽约的最后一家则在一年后关闭。该公司也于2005年关闭了最后一家咖啡店。
史密森学会下属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则保存了1902年最早的一家Automat店面的部分原貌。在那里,可以看到考究的装潢,里面全是镜子和大理石。对于现代美国人而言,父辈们未必会在这样的餐厅里就餐,但他们的祖父母当年或许可以在这里找到满意的美食。(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