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这家餐厅连门牌都没有,却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川菜馆

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玉芝兰”这三个字既然是一家餐厅的名字,但是在全球餐饮美食界中却是鼎鼎大名,有朋友说如果你没吃过“玉芝兰”私房菜真是枉为成都人。这家最多可接待16个人吃饭的小型私家菜馆,那里平时不仅店门经常是关着的,而且在其门外也见不到挂有招牌什么的。就是这样一个大隐隐于市的小菜馆,却在国际上荣获无数赞誉。
 

 

2014年,由英国著名的美食作家扶霞•邓洛普为兰桂均撰写的报道刊登在英国《金融时报》上。

 

两三年间,除《纽约时报》和《金融时报》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之外,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多地媒体竞相报道。

 

当今中国,所在餐厅荣登“国际最佳餐厅榜”、特立独行的名厨实在寥寥无几。兰桂均却属于为数不多的真正扬名于国际餐饮界的顶级厨师,而这也正是兰桂均孜孜追求的目标。

 

他希望把自己的“玉芝兰”小菜馆打造成类似加州杨特维尔的“法国洗衣店”餐厅那种提供奢华静谧的就餐环境及美味佳肴的知名餐厅,只不过是提供正宗的中国菜肴。

 

“玉芝兰”菜馆由正中间的大厅、厨房以及三个包间组成,最多能同时接纳18人进餐:小店只接受提前预订席桌。兰桂均与妻子吕忠玉以及六位员工一起经营这家菜馆,妻子是他的助手。

 

餐厅于2011年8月悄悄开张,如今它声名远扬,在中国大陆、香港以及日本的美食饕客中有口皆碑。

 

1

回归食材本味:

独具一格的精品川菜理念

 

兰桂均并不像普通意义上那种端着大锅烟火气浓重的川菜师傅,他气质谦和,拥有川菜海纳百川的包容气质。

 

1、只有扎实的功底才能发挥食材的本味

 

一个菜要做得好吃最重要的是发挥这个食材真正的本味,而对食材的选择和要求是融合了厨师自己的心得体会,考验的是厨师独到的眼光与扎实的功底,“入木三分非一日之寒。”

 

兰桂均说作为川菜厨师至少要有5年以上的功力,他才会对食材和菜品开始有悟性和灵感,“在前我学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有灵感以后才会有想法。”

 

 

当年不到20岁的兰桂均,在四川省饮食学校温江分校学习了两年后,被老师派去了新都王大刀店里面实习。

 

兰桂均是老实学生,在王大刀店里做的事情实际上就是打杂:包叶儿粑,揉面,生火,搭灶,学会了很多最基本的东西,正是这段经历锻炼了他扎实的厨艺技术。

 

2、小而精的精品川菜理念

 

1992年,兰桂均被公派到日本的本田铃鹿工厂工作。

 

“在京都奈良,我有幸见识到了真正的‘家庭作坊’,这家店用陶瓷做的餐具器皿,由店主亲自操刀设计,且会根据每个季节进行更换。

 

这些精致的家庭式料理称得上是真正的眼睛的料理(形容料理像艺术品)、自然的料理,带给我深深的震撼。”

 

这种家庭料理的精致氛围深深地震撼到了兰桂均。让他反复思考“做餐馆到底是做什么?一个餐馆能够生存下来的根本是什么?”

 

 

2004年,兰桂均和几位厨师一起去法国洗衣房餐厅吃饭,这是全球最贵的饭店之一,菜单里只有9道菜,这里的主厨秉承着法国经典菜的极简主义风格,完全跳出了传统法餐复杂的厨艺与酱汁,只用简单的烹调法,强调食材的特性与原味。

 

这让兰桂收到均极大的冲击,他说自己当时就下定决心:如果要改变中国烹饪,必须秉持小而精的精品道路,重新关注优质食材,秉持简单自然的菜品制作方式。

 

2

强调用餐体验感:

自成一家的用餐体验系统

 

1、兰桂均对川菜有自己的理解

 

玉芝兰定位家庭私房菜,兰桂均按自己的思想和理解做川菜,没有标准,随心所欲,无招胜有招。

 

怎样成就一顿极致体验的美食?

 

1)首先要真正关注客人

 

玉芝兰的主客群多是40岁以上的人,他们关注养生健康。四十多岁的时候人体走下坡路,就要考虑油盐要清淡,注重均衡营养。

 

所以兰桂均在每一次备餐前都会询问客人最近的身体状况,前几天吃过写什么,然后以此来备制餐食,让客人的饮食达到一种有益的均衡。

 

这就不像一般的流水化出餐——只关注有没有按标准出品,而不管顾客的身体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受益。不同于只关注自己的手艺和出品,玉芝兰首先要关注的是客人。

 

 

2)然后用心与客人达到共鸣

 

兰桂均认为美食做到极致,需要时间需要沉淀,更需要制作者与食客在心灵上共鸣。

 

真正的美食制作者,要对自己实力和食材更深层的理解,哪怕今天做的这道菜没有以前好,但今天在其他食材配合过程中,反而提升得更好,让食客更满意,搭配组合也很重要,可以爆发出新的精彩。

 

玉芝兰坚守经典,不会每天惊艳。惊艳后能不能沉淀下来,能不能成常态,才是真本事。天天更新的话,以前的感觉就会找不到,所以,玉芝兰更新周期每年2/3固定,1/3更新。

 

正如兰桂均所说,每天都用心做好,不断持续改善,把顾客的体验食客放在心上,这样即使没做好但用心了,客人也不会计较。

 

2、定制化、节奏感的菜单设计

 

兰桂均设计的菜单是一套完整的品尝体验流程,像一首乐谱,有前奏、间奏、高潮、落幕,味型多达20多种,食物的口味跌宕起伏,从凉菜到热菜,从淡到重,完整有序。

 

每一份菜分量只有40克,并不是每道菜的口味都是鲜香麻辣。当客人按照兰桂均所设计的节奏流程吃下去,会有舒畅完整的味觉体验。兰桂均懂得如何控制节奏和食物味道,能够让客人体会到最好的美食。

 

 

兰桂均做菜的口味并不是一个引起大众共鸣的标准。兰桂均笑说,“天天吃麻辣烫的人不适合到我这来,因为他舌头习惯了重口味的刺激,不见得尝得出这里的鲜味。我只是调出食物本身的味道,而本身的味道是脆弱易逝的,需要功底和舌头。”

 

 

解放前金丝面1.2元/两,普通面0.2元,当时工资17元,按现在的物价相当于每份要卖到120元,可见金丝面在当时是给富人和有品味的人吃的,但在川西几乎失传。

 

而大刀金丝面正是兰桂均拿手的一道菜,这种快被遗忘的金丝面细滑无比‍通过坐杠反复压出来的面,擀出来的面皮薄得能看清下面垫着的字,面团不加一滴水,只用少许的盐和土鸭蛋黄和匀,这种切好的面条甚至可以用火点燃。

 

3、专程景德镇学陶,打造极致体验感

 

2007年,兰桂均毅然关掉了生意如日中天的乡厨子酒楼,从成都的餐饮业界销声匿迹,收拾了简单行囊去景德镇的作坊中学习传统陶瓷制作,他要为玉芝兰设计一套专属餐具。

 

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一位厨师自己去学习陶瓷餐具的设计与制作,但兰桂均坚持认为餐具应是整个用餐体验过程的一部分,精致的餐具是一餐美食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他用了一年的时间在景德镇制作餐具,花费的费用抵得上整个玉芝兰的装修。

 

 

兰桂均的大多数餐具(有些餐具竟然还是真古董)均由瓷都景德镇烧制,款式则完全由兰桂均自己设计。

 

除此之外,兰桂均还精心挑选了四方形与长方形的餐桌,传统中式圆桌固然更加温馨,能够拉近人与人的距离,但也显得喧哗吵闹,在私密空间里,长形桌更能够烘托高雅的情调和餐桌上的食物的正式性。

 

 

这也是结合了西方理念,所以兰桂均的餐桌都选用的是长方形的。

 

3

结语

 

在兰桂均看来,他的菜和他的经历一样,是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20多岁时,追求过花枝招展;

 

30多岁时闯出了门路,菜自然多了些江湖气息;

 

现在40多岁了,人沉淀下来了,变得内敛,菜式也相应地平和了下来。

 

对于获得的众多奖项,兰桂均认为评奖的标准不同,有没有奖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心的每一天。如他所说:我们这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只有平平淡淡的日子。

 

玉芝兰取自一种名贵兰花品种,曾是慈禧的爱物,现已绝迹。当问兰桂均对玉芝兰的期望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是简单的不关门。

 

“怎么可能会关门?”“不用心就会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