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经营资讯>>正文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和“恋爱成瘾”类似,奶茶“成瘾”,也可能是一种情感“暴食”。

社会学家锚定的概念中,将“对爱的强烈渴望,反复让自己陷入低质量关系的行为模式”,称作:“恋爱成瘾”。

奶茶成瘾,也有类似轨迹。

从行为上看,对“糖”执迷和身材管理同步;

情感层面,惊喜于茶饮迭代,不停尝试新口味,在“暧昧—热恋—分手”模式中无限循环。

“健康大师”眼中,奶茶可能是洪水猛兽;但在品牌从业者眼中,“成瘾”这件事,令消费美学开出了理想之花。

顺便孵化出了一个新茶饮品类“王国”。

一、“谁”在制造“成瘾性”?

奶茶的“成瘾性”,正悄悄蔓延。

美团数据观数据显示,近2成95后每周奶茶消费超过100元;近五成95后每周要喝2-4杯。“成瘾性”消费实锤。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显然不是单一生理决定。

我们会把焦点对准茶饮品牌。宏观见解认为,它们靠不断细分的流行饮品种类,不断开发的消费场景,与消费者建立起情感与价值观念的链接,后者愿意持续买单。

那上述动作是不是由茶饮品牌单独完成呢?至少在对流行的“演绎”上,很多品牌要借助外力。

整个饮品圈对流行趋势的研判和开发早已前置。

业内透露,有餐饮品牌已经确定好了2023年饮品需求单元,几大茶饮头部品牌也已经围绕明年秋冬季的饮品确定了概念包装。

而这些概念一部分来自原料商和设备商。

调查显示,饮品原料供应商围绕饮品开发已经迭代出多重原料属性,比如,由果粉、糖浆逐步向果味浓浆、果粒酱等独立包装的替代方案更进,同时由冷冻优化为常温水平,保质期大幅提高。

它们的身份由原料供应自定义为饮品方案供应商,对品牌B端呈现聚焦“市场调研—应用特点—概念包装—原料属性—产品应用”的完整解决方案。

饮品圈的“植物基”概念包装、饮品杯装甜点化的应用,经由原料供应端,正持续发酵。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设备商也会为流行“炒作”加码。

火锅圈近来又悄悄流行起来的“炒冰”,基于线下门店的饮品互动场景,实质是把5年前的玩法重新拿出来包装,不过较5年前,设备商开发的炒冰机更加精致,占据很小的地方,可明档展示,被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种草”。

饮品圈供给侧的前置,要为消费者“成瘾性”集体埋单。

二、流行“深海”的探索

如果说,供给侧的前置是流行操作的横向延伸,那,针对品类和产品应用的纵向深度开发,则是影响“成瘾”消费复购的关键。

比如一个椰子的应用,它可以是生椰乳,也可以变成复合厚乳;可以作为某款奶茶的基础材料,也可以变成椰子冻,点缀为一款小料。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柠檬”根据不同的品种有不同“分工”,有的负责调香,有的提炼味道,有的负责品质。毫不夸张,一个柠檬单品,开年至今在南方孵化了近50个新品牌,LINLEE、柠季等品牌因其爆火,而“手打柠檬茶”更是被品牌圈定义为最值得重做的品类之一。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被瑞幸带火的“厚乳”,边界被无限开发,达到了“万物皆厚乳”的泛意。

燕麦、椰子等植物奶可以是厚乳,牛乳中添加芝士复配也可以是厚乳,厚的是成分,是营养,因此浓醇度可以随意切换。

在厚乳的概念包装下,丝绒拿铁、绵云拿铁、燕麦拿铁等产品相继出圈。一业内人士发文称,乳制品的微创新就是“革命”,沿着这个思路,会有突破性变化不断出现。

今年的饮品圈,围绕原料端深度开发,有两条明显主线:

第一条主线

水果基维度开发:柠檬—椰子—油柑—黄皮—斑斓—佛手—杏子主题代进;

第二条主线

奶品厚度开发:围绕植物奶和牛乳做复配;

聚焦马上到来的冬季品相开发,业内给出的观点是围绕“养生”主题展开,比较高明的做法是蹭IP热度。有消息称,因为环球影城带火了“黄油啤酒”这一饮品,几个头部品牌正在围绕“黄油、啤酒风味糖浆”两个基础原料做深度开发,借此呈现2-3款的热饮。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成瘾”和审美需求有关

回到我们最开始探讨的话题。

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夫·苏斯曼指出:“恋爱成瘾”跟社交媒体、文艺作品对“爱情”过度美化的呈现有关。比如:坠入爱河 fall in love,浪漫且充满美学意境。

同理,“半杯皆是料”,一层“云顶”烘托出来的甜蜜感,同样富有审美价值。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始终认为,将复杂事物统一在一个“概念”上,是形成共识的基础。这个共识,放在饮品圈,是否可以概念为:“成瘾的东西都和审美需求有关。”

今天头部茶饮品牌内部最吃香的组织结构就是市场部,负责品牌设计。早前它们重金挖江小白长图写手,如今低调研究Svg页面交互方式;

不管是自媒体,还是社交端,或酸性、或复古、或条漫,茶饮品牌集体造出了大片质感。

美好生活方式的确需要上述介质传递。

最近关注到周杰伦的防弹咖啡一年卖200万盒。为什么?在于它放大了生酮饮食方式,加入椰子水和草饲黄油等脂肪,替代了碳水能量来源,告诉你可以减肥,所以“潜力股”们看到了美的希望。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饮料要喝0糖的,奶粉要买低敏的,啤酒要喝精酿的,买护肤品要看化学成分……你看,流行消费话题也要将健康审美拉满。

即便一个很小细节,茶饮品牌也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美学观点,而对这个品牌产生兴趣,带来转化。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说,雅诗兰黛每次推出的产品都在突破行业的边界。

其实,从115美元一罐的天价面霜开始,她就在包装高端审美产品,让许多贵妇争相买单,逐渐产生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愿贴上了“用雅诗=有身份的美”这一情感认同。

这样看起来,历史确实是可以换一种形式发生。饮品圈也在通过审美包装,把产品与消费绑定,沿着社交裂变、圈层影响、身份标签的路径去深耕,继而诞生品牌溢价。

四、“成瘾”性能否消失?

不能。

每周要喝2-4杯,奶茶“成瘾性”正在收割年轻人?

我是从一个消费场景覆盖的角度去思考的。大概三个维度:

第一个维度

今天,茶、奶、奶茶、果茶等等细分品类之间的界限早已模糊,甚至与咖啡的界限都开始模糊,消费者在广域的消费场景中都能见到奶茶的身影;

第二个维度

没有被模仿过,就不能称之为品牌。茶饮偏偏喜欢模仿,短期内一个潮流会快速打透,传递到消费端;

第三个维度

今天的茶饮品牌,拓店速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周期。以往年内开100家都很困难,但饮品拓店,开始进入500家/年的速度单元。

个人认为,饮品的连锁万店时代,也许会统领整个餐饮行业。这个话题,我们留待下一篇文章中讨论。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