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经营资讯>>正文

中国最后一批只收现金的餐厅闭店!餐饮老字号变者才能长存

燕龙餐厅的闭店,给餐饮行业的旧时代,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01国营老字号的最后一天

25日当天,年过古稀的林女士起了个大早,执意要去方庄一趟。

在家人的陪伴下,家住五环外的老太太,花了两个小时赶到位于方庄的燕龙餐厅。

这家餐厅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国营老字号,林女士曾在其附近居住了很多年,经常来这里吃饭。

▲燕龙餐厅门头(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她今天之所以不辞辛苦再来一次,是因为从手机上得知了燕龙餐厅即将闭店的消息。

这家经历了34年风雨的中餐厅,即将谢幕。

林女士希望赶在最后一天,从燕龙餐厅带一份糖醋里脊回去与家人分享,只可惜,她一进门,就听见服务员大声喊着:“下班了下班了,没有了!”

燕龙餐厅老板宗春娥与林女士拥抱唠嗑,谁知老太太突然哭了起来,“再也吃不到了。”

▲老顾客与燕龙餐厅负责人相拥(图片来源:新京报)

为燕龙餐厅感到伤感的不只林女士一个,在最后营业的这天里,不少曾经的忠实顾客,纷纷到店怀念那段过去的记忆。

餐厅从上午十点左右就开始排队,人人都知道燕龙餐厅的规矩:

早上4:30开始卖早点;

中午11:00开始卖午餐,持续到1:30,下午2:00闭店;

晚上5:00开始卖晚餐,持续到7:30,晚上8:00准时关门。

大家都提前到来,生怕错过了向这家老字号餐厅道别的机会。

▲25日上午在燕龙饭店外排队的消费者(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事实上,燕龙餐厅的送别仪式,早在今年4月底传出即将关门的消息时,就已经开始了。

02从老北京人食堂,到网红餐厅

因为物美价廉,方庄燕龙餐厅一直以来都有“老北京食堂”的别称。

70岁的关先生最不舍的,就是燕龙餐厅的早餐:“火烧夹油饼,咱老北京管这叫‘一套’,这做的特好吃,还便宜,一套才2块钱,豆浆5毛,现在上哪儿找卖这么便宜的地方去?”

燕龙餐厅定价低不是没有原因的,国营餐厅的身份,让其免除了包括房租成本、人工成本在内的多项“经营大山”。

且门店内装修简陋,上一次“品牌升级”还是在1995年。

据负责人宗春娥所说,当时装修购置的桌椅,一直用到今天没换过,坏了,员工自己修补一下,接着用。

但就是这样一家几乎快被时间遗忘的餐厅,从今年4月份开始,却摇身一变成了“网红”。

不少年轻人到这里拔草打卡,体验下父母那一辈下馆子的样子。

▲燕龙饭店大众点评上的评论,大多离不开“种草”、“拔草”、“打卡”、“网红”等关键词

“成了网红餐厅后,顾客一下多了,我们累多了,我想着再坚持坚持就过去了。”宗春娥也没料到,一则闭店通知,会让寿命所剩无几的燕龙餐厅一下成了抢手货。

可来的人一多,不少问题也随之暴露:

首先是定时定点、上下班模式一样的经营时间让人不满。

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排了老长的队,结果一到下午1:30,服务员就开始嚷嚷“下班”,不接待生客了;

其次是结账只收现金,这让许多出门只带一只手机的年轻人感到十分不方便,甚至很多“种草攻略”上都会特别注明“要带现金”;

不仅不能使用电子支付,该店也不提供外卖服务;

最后,就是服务态度的问题。

不少消费者反映燕龙饭店环境嘈杂,比庙会还热闹,上菜速度慢,服务员喊号传菜都靠吼,感觉身边的人都在吵架......

▲燕龙餐厅的差评大多围绕着环境、服务问题

03员工老化,是燕龙餐厅闭店的主要原因

针对消费者的质疑,宗春娥也有自己的解释。

餐厅全年无休,春节都照常营业,8点关门是因为她的身体实在顶不住了,早上4点半就要起来卖早点,晚上只能早些关门。

而之所以只收现金不欢迎移动支付,是因为燕龙餐厅的工作人员大多上了年纪,对移动支付并不熟悉。

“也许是我的观念有点老吧,我自己都不怎么用微信。”宗春娥说。

▲燕龙餐厅负责人宗春娥(左一)(图片来源:新京报)

不做外卖的原因,则是因为在宗春娥看来,做外卖就会耽误堂食的顾客。

每天餐厅的客流量也都比较稳定,做好到店顾客的生意就够了:“我们经营这么些年,不亏损,也不挣大钱,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生意平平淡淡,但是宗春娥和餐厅的员工如同一家人。

宗春娥今年60岁,10年前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

坚持到现在,是为了能让餐厅的6个老员工都能顺利退休,餐厅一直开着,也是为了没到退休年龄的员工有个事儿干。

今年,年纪最小的老员工也到了退休年龄,“我们都是三四十年的交情了,现在大家一块退休回家,餐厅也就自然关门了。”

员工的老化,正是燕龙餐厅的闭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过与其他餐厅闭店时,经营者心中五味陈杂不同的是,宗春娥谈及闭店,反而显得格外洒脱:“这些年身体不好,关门对我来说是解脱了,终于解脱了。”

04餐饮老字号:要么改变自己,要么被人遗忘

从大同酒家执笠,到全聚德股价下跌,再到狗不理包子频频关店.....最近几年,有关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消息,大多都令人叹惋。

据相关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至少有16000家老字号,时至今日,不少老字号纷纷破产。

目前,全国经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仅剩1129家。

而在这1129家老字号中,发展比较好的企业占比只有20%至30%,多数“老字号”经营情况欠佳。

面对着极大的生存压力,不少老字号都在苦苦支撑,甚至有些处于“僵尸”状态,空有品牌,已无商品面市,即将成为“昨日黄花”。

但也有企业不服输不认老,它们有的选择发展年轻化副牌,寻找新的出路:

比如成立于1737年的松鹤楼,面向年轻消费者推出了松鹤楼小馆,以更加新潮的形象以及更加亲民的价格,获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

▲松鹤楼小馆(图片来源:大众点评)

也有的选择与年轻人喜爱的品牌合作,大玩跨界营销:

比如稻香村与故宫淘宝联合推出了一批高颜值月饼,让消费者直呼:这么好看,舍不得下嘴;

▲稻香村与故宫淘宝合作推出的月饼和糕点

更有的企业选择抱团取暖,共渡难关:

7月4日晚,广州酒家发布公告称,其与广州工业发展集团签署《股权转让意向书》,拟受让后者持有的广州陶陶居食品有限公司100%股权。

广州酒家与陶陶居这两大本土餐饮老字号,同样在早茶、点心、月饼及酒菜餐饮方面有着多年的竞争,如今选择走上抱团之路。

所有的一切,无疑都在诉说着,餐饮老字号的未来,如果不能积极求变,那只能被人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