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7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各项数据。
其中,2019年7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073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6%。
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却并没有延续这一趋势,增速比6月回落了2.2个百分点。
夜经济带动餐饮消费走强
7月份消费数据中还涌现了不少新的亮点。例如,在“夜经济”带动下,当月餐饮消费出现明显上涨。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餐饮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高于当月均值。
餐饮企业如何抓住“夜经济”机遇
一、“夜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拉需求要有针对性。
据美团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消费数据,有1400万青年晚8时后叫外卖到办公区;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80后”“90后”在夜间旅游消费中的占比分别达到40.0%、19.8%;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80后”游客夜间消费最为活跃,消费金额及笔数均占到所有游客的40%以上。
二、“夜经济”的消费时空和内容都在延展。
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夜间餐饮消费额较上年增长47%。
究其原因,与人们作息整体推后不无关系。
有调查显示,上海双职工家庭7点后才能吃上晚餐者达到近42%,这意味着餐饮、休闲、娱乐都要推迟,催生更多“夜猫子”,也推动了城市消费格局的变迁。
尤其是当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夜市、夜场电影等有着更强烈需求。24小时便利店,是租房时的重要参考;24小时不打烊书店,也是年轻人晚上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些新生事物,推动消费时空悄然变化。
三、一些城市的“夜经济”呈现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自去年8月正式开放以来,
新疆国际大巴扎夜市迅速成为全疆人气最旺“深夜食堂”。民族风情的餐饮、手工艺品和建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首月日均客流量便突破20万人次。
成都“夜经济”主打“休闲牌”;
南京将丰富的夜间活动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相结合,形成夜间旅游“金字招牌”;广州依托特色夜茶文化做大夜间餐饮;
哈尔滨立足“冰雪大世界”等项目,引爆冬季冰雪旅游夜间消费……
因此,各地餐饮人如何依托当地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打造属于自己的夜经济消费客群就非常有必要了。
看伦敦的做法
伦敦的夜间经济主要由酒吧、饭店、音乐厅、剧院等组成。
在一篇题为《为何伦敦的“夜间经济”无价》的文章中,有学者提出了伦敦夜间经济和其城市文化氛围的密切关联。
遍布大街小巷的酒吧、俱乐部是这座注重“酒吧文化”的城市发展夜间经济的主力军。
在伦敦,酒吧是英国人民结束一天忙碌工作后的首选。“酒吧文化”提供的畅所欲言、结交朋友的机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创造了轻松无负担的氛围,使英国人不惜花费更高的附加服务费也要在酒吧消费。
在国内,如今很多时尚的餐饮人已经在传统单一的餐饮店内加入了诸多饮品的元素,如何去深入的发掘值得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