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即营销,饮品店里的“隐藏菜单”是咋回事?

产品即营销,这一新时代营销思维的金科玉律,运用在餐饮业上,最典型恐怕要数茶饮了。开茶饮店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小成本切入,选址、产品、形象包装足够好,就成功了一半,不需要投入较多的推广费,能够随时拿在手中的产品本身就是一个个移动招牌。

茶饮、咖啡往往都有一套点单、搭配方式,各家的配料和喝法都有不同,而这些搭配不但构建了产品口味的差异性,同时还形成了由口感、仪式感组成的独到体验,这就是品牌最直接又最便宜的营销方式。

来看星巴克,我们在喝它之前,有多少人是先看了网上“盛传”的《如何在星巴克点一杯好喝的饮料?》、《第一次去星巴克,如何装得像一个老手?》、《星巴克点单完全指南,再也不用担心点错单了》这样的指导文章?

这些文章,一部分是真的粉丝的“经验帖”,还有一部分则是商家花的小心思。

即使是消费者自己总结出来的“攻略”,也是经过商家精心设计和引导得来的最终产物。这个设计起源于产品原型设计,并在不断的市场探索中变化,最终形成让消费者乐于尝试、愿意复购的产品体系。

笔者认为,如果说“口味”是手调饮品商家立足市场的必修课,“口感”是选修课,那么“点单”、“搭配”就是课外辅导,同样值得重视。

设计一个口味搭配体系

不论是简单还是复杂,一个优秀的奶茶品牌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单点和搭配体系。

复杂的比如来自台湾的奶茶品牌“一点点”,就有以纯茶为主的“找好茶”、奶茶为主的“找奶茶”、不同加料口感为主的“找口感”、加水果为主的“找新鲜”。

客人既可以按一般的口味需求,决定点茶还是奶茶,也可以根据搭配不同,选择加珍珠、椰果等料还是加水果风味。

设计好一个体系,可以让顾客在可控范围内做出最多样化的选择,而给予消费者选择的权利,是一种高明的销售手段。这对于提升体验、增强参与感都是极大推动。比如背靠台湾50岚的一点点奶茶,菜单只有小小一张纸,一共有五大产品分类:找好茶、找口感、找新鲜、找奶茶及红茶拿铁,但顾客可以把不同区块里的选择相互组合,这就形成了一套“隐藏菜单”、“隐藏菜单中的隐藏菜单”,加起来则能有上百种。

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玛奇朵”系列人气非常高,是一点点的“当家花旦”,很多一点点奶茶的粉丝都是由此“入坑”,那么这就是最好的“搭配体系”骨架。

菜单上只有两款玛奇朵饮品,但一点点的方式是:允许顾客可以点“XX玛奇朵XX”,也就是说可以搭配菜单上所有茶底,而即使是两种纯茶也可以有多种变化,比如可以点“XX纯茶+AA”,XX可以是茉莉绿茶、阿萨姆红茶、四季春茶、冻顶乌龙茶,AA可以是养乐多、蜂蜜、柠檬汁、黑糖(古早味)、焦糖梅子、金桔、冰淇淋……

这种基于标准化原材料的微个性化定制服务,既可以控制成本,又能够让“优先决定权”给顾客带来定制化产生的愉悦消费体验。而这种体验以往可能需要人均百元的消费才能得到,那么对于一杯不到20元的茶饮来说,性价比太高了。

设计一套点单流程

然而,如何把握顾客自己定制的“度”就是一个问题,既能让消费者感到舒服,又不能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最后点出的饮料自己都难以下咽,但糟糕的商品最终还得由商家承担责任。

为了避免个性定制造成的不良体验反过来影响商家和品牌的口碑,商家就必须设计一套点单方法和流程,控制顾客的定制行为在一个合理区间内,既有自由度,又不至于放飞自我。

一个常用的范式就是:选择一到两款经过市场检验过的畅销品作为基础款固定下来,在这个基础上加入其他可选的内容,分成几个产品线,但都不会跳出框架太多,口味能够保证。

当然,也有反其道而为之的案例,最终得到的饮料或者商品,口味不是目的,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才是,进而引发社交网络的传播和扩散。

回到点单流程。聪明的商家往往会根据多次市场试验,打造一条核心产品线,在产品设计的原则里,这就是一根“金线”,某类产品先选好,接着搭配某几种配料,组合出的味道最好,整个点餐的逻辑和流程都需要让服务人员牢记在心,在点单环节为消费者提供快速精准的引导。

这就涉及到了服务方面,点单流程一定是简单的、清晰的,让顾客在定制的过程中得到清晰有效的说明和引导,才可以实现既有定制又有口味的最有结果。比如一点点奶茶就制定了一套完整、标准的话术和点餐流程,对店员进行培训,让顾客能够随时顺畅的和店员保持交流沟通,最终让顾客可以准确喝到自己定制的口味。

把搭配和流程与品牌完美结合

再来看看饮料界的老大星巴克在点单上是怎么做的。

美国一家星巴克一位顾客在点饮品的时候,要求定量添加19种不同配料,同时要求温度必须达到34度,一杯饮料提出多达27个要求,被称为史上最复杂点单。

星巴克的确会为顾客提供饮料个性化服务,比如添加不同的配料、甜品等等。这本来都是可以理解的,常见的服务,星巴克也没有特别设计菜单,但面对要求更高的客人提出的更复杂的要求,星巴克从来都不会说:对不起,我们做不了。

而更多星巴克迷们的点单并不复杂,只是需要店员为他们多做一些。比如最基础的隐藏菜单“覆盆子玛奇朵”,顾客会说:“你好,一杯焦糖玛奇朵,把焦糖糖浆换成覆盆子糖浆,再加冰,谢谢!”,按照这种要求提示,店员就会调制出一杯原本菜单上没有的饮料,却能让顾客体验到创意的乐趣和个性化的体验。

并非所有顾客都有这样的需求,但只要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就会成为话题,在“资深粉丝”级顾客中形成口碑和传播素材,为品牌增加创意、时尚、美好等内涵。

在新时代营销思维中,讲求的是开发创新产品,利用产品本身做营销;最好的品牌体验都是从产品开始的;很低的推广投入,就能产生很大的效果。

“人们痛恨广告,但喜欢有趣的产品;人们讨厌喋喋不休的营销人,但尊重才华横溢的发明家。”

因为消费者对产品的兴趣远胜于广告,所以一旦产品足够创新,它的营销效果可能是大大超出预期的。设计个性化点单流程、提供个性点单服务,就可以轻松实现更吸引消费者兴趣的产品。

因为加入了各种个人元素的影响,产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大做文章”的素材,商家只需鼓励并把产品(服务)的创新稍微加工展示,就可以作为独一无二的广告创意,省去了商家自己投入智慧搞创意的中间环节。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素材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得到免费媒体的大量传播。

而能把点单和服务的创意进化为品牌层面的独特体验,则是更高一级的玩法。还以星巴克为例,如果在进入星巴克前不知道几个“隐藏菜单”,那么你就还是入门级小白,星巴克里还有太多未探索的大门没有开启。

这种品牌印象一旦形成,就离忠实顾客不远了。

当然,并非所有品牌都在点单上用力,比如喜茶,就只是强调几款核心茶类型,芝士茗茶、芝士混合茶、超级杯水果茶系列、纯茶系列、传统奶茶系列,隐藏菜单很少,顾客直接冲着某款茶来点,能够选择的仅仅是低值、半糖以及是否加冰。

但有限的选择本质上也是对顾客的引导,而菜单上的几款必须每一个都是经典,足够有性格,才可以形成重复消费。

所以说,具体怎么来操作,还要看产品和品牌的定位和表现,绝不能照本宣科,这也是餐饮业中的快消行业“茶饮”的魅力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