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麦当劳 对话净雅张永舵

    北京龙潭湖附近的一间私人会所,内外都是清一色仿古装饰,墙壁上挂着笔触干净的水墨字画,湖边停靠着一艘仿照杭州楼外楼的仿古画舫。

  茶室里茶香袅袅,张永舵面前摆着一杯水和一杯茶。他坐在长长的茶几旁,身上的白棉布衬衫因为稍早前的活动而有些褶皱,但脸上却没显出丝毫倦容。

  净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张永舵,喜欢自称“店小二”,喜欢用一、二、三、四点表述一件事,喜欢用手势加强语义。说到未来,他语调马上高了一个八度,激动处会用手有节奏地敲击桌面,甚至还会忘情地把双腿盘到椅子上。

  天生的“赌性”

  “人生在世就是一场赌博。”张永舵说,这是小时候一个朋友对他讲的,至今深刻地影响着他。

  “我只会为内心想拥有的去赌,而不是盲目冒险!”张永舵称这是对自己恰如其分的描述,他坚信真正的企业家要有冒险精神。

  1984年,威海农村青年张永舵高中毕业。那时当地的工厂管理混乱,他凭借父亲与威海第二毛纺厂一名副厂长的关系,到粗纺车间做了一名维修工。张永舵对当时的工作很满意,因为有副厂长这层关系,他做事也比较认真。谁知两三个月后,因为农村户口,他被从有一定技术含量的粗纺车间调到了原毛车间去做装卸工。一气之下,张永舵选择了离开。

  与生俱来的赌性迫使他要自己创造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一心想“长本事”的张永舵认为一定要上大学。第二年他进入威海广播电视大学英语专业学习。1988年电大毕业后,张永舵有了创业的想法,尽管父亲反对,母亲还是偷偷借给他7,000元钱,开了家30平方米的包子铺。这就是“净雅”的雏形。

  包子铺的发展初具规模后,张永舵决定在当时被称为“荒蛮之地”的威海做首家活海鲜饭店。开业之初,他在饭店门口竖起“发现一只死海鲜,赔100块钱”的牌子以招揽顾客。这在同行看来有些极端的做法,无不印证他内心深处“赌”字的重要性。

  2003年,他决定闯荡北京市场。“西翠路、金宝街和安定门三个项目,总投资8亿元,当时手里钱并不多,几乎全靠银行贷款,每年光利息就好几百万元。后来我经常说一句话,‘我完全是拿自己生命来赌的’,一旦失败不但净雅完了,我也将身败名裂。”

  在很多人眼里,张永舵是一个永远在追寻目标的人。“在他们眼中我做事比较执着,也有人说我霸道,我自己定位为‘净雅最谦虚的人和最不谦虚的人’。”在企业里唯我独尊,认定的事决不听别人的,一贯要求下属严格执行,张永舵确实很霸道。

  净雅没有副总,所有事务由一级部门的11个负责人直接向张永舵汇报,因此他每天至少要工作十几个小时。随着近几年的股份制改造,张永舵有意无意地正在改变这种现象。

  人才“掠夺”年

  “责己是我最大的优点。”张永舵这样评价自己。

  “山东净雅厨房下水道又脏又臭,苍蝇满天飞,蔬菜到处乱放。”2000年8月,济南某报记者联合当地卫生局突击检查,以《净雅不净》为题写了一篇报道,这使开业不久的山东净雅大酒店深受打击,生意一落千丈。

  张永舵至今认为那篇报道夸大其词,但他不得不承认的是:净雅的厨房卫生并非无懈可击。他动员全体员工彻底清扫了每一个角落,还主动邀请顾客进厨房参观。不久,净雅门前又恢复了“车水马龙”的场景。这一次动静颇大,当地晚报又以《净雅不静》为题做了第二次报道,这场翻身仗使净雅在山东站稳了脚跟。
 2006年,坊间突然传言净雅是由外方投资的间谍机构。当时净雅正准备开拓北京市场。张永舵知道这是竞争对手编造出来的,他认为只要能以静制动,为顾客提供更加真诚的服务,谣言自会不攻而破。最终,净雅以独到考究的食材和山东人特有的淳朴真诚,赢得了“京城美食头等舱”的美誉。

  说到未来,张永舵兴奋起来,语调也随之提高。

  2012年底,政府提倡鼓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之风,高端餐饮业均受到影响。然而张永舵却异常兴奋:“我没看到是压力。相反觉得是一次机遇,这对中国餐饮业和净雅来说,都是最好的一次洗牌。”

  “今年是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掠夺人才的关键一年。”他边说边用力拍了下桌面,“到今年五六月,中高端餐饮业有一半会倒闭,意味着高端餐饮管理人才会大幅度流动。我制定了目标,到今年6月份之前相关部门必须招300个主管来净雅工作。”

  “同时,今年也是我们行业整合、兼并重组收购的最佳时机,下一步净雅会以火锅、团餐、快餐这种大众业态为主——只有走这个业态,才能实现净雅的目标和愿景。”张永舵丝毫不掩饰净雅企图实现逆市增长的野心。

  超越麦当劳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张永舵看来,所谓“选择”更多的是不同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选择,这种选择能力对一个人而言,比有工作技巧更重要。

  “开包子铺时,我就知道它能提升个人能力,一个人有了本事才能去拥有想要的东西。”张永舵又用力拍了拍桌子。他用一口威海普通话讲述往事,两腿不自觉地盘在椅子上,手里挥着抽了一半的烟,说着说着就乐了。

  “我常说餐饮行业有‘六最’:是中国所有行业中市场化竞争最残酷、社会地位最低、管理成本和管理难度最高、员工流动性最大、税负最高、行业分散程度最高的行业。”或许正是因为餐饮行业存在这些“最”的特征才令他乐此不疲。“与其讲净雅是餐饮企业不如讲净雅是食品企业,与其讲净雅是食品企业不如讲净雅是食品品牌管理企业,与其讲净雅是食品品牌管理企业不如讲净雅是创造人才的企业,与其讲净雅是创造人才的企业不如讲净雅是创造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的企业。”这段绕口令一样的排比句,张永舵能一口气说下来。他几次强调,自己是带着使命去做餐饮的。

  每每说到奋斗目标,他语速都明显加快,话语间满是豪情。“2035年我一定要净雅走到世界500强的舞台,要将净雅写到餐饮历史的丰碑上,并且一定要‘干倒’麦当劳。麦当劳现在的销售额大约是每年2,000多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现在单单团餐市场就有1万亿元的规模,净雅只要占到20%就能‘干倒’麦当劳!”张永舵又用力地拍了几下桌子,似乎是再次确认这一目标。
 管理者的痛苦

  2005年净雅在北京开业,张永舵领着净雅的团队重做操作流程,这项工作持续了一年半左右。

  “我遭了很多罪,管理层也遭了很多罪。结果2007年这个体系真正实施的时候却发现无法落地。”张永舵说,那时是他最痛苦的时候,他有种负罪感:“他们(管理层的人)上班时间服务客户,下班后又和我一起培训、做流程,每天晚上熬到一两点钟,一年多当中他们花了很大的代价和精力,结果建立的这个体系失败了,强烈的自责使我失去了自信心。”

  为了摆脱这种痛苦,张永舵先后请了许多国际顶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给净雅把脉。“战略是罗兰·贝格,IT是IBM,人力资源是翰威特,财务是安永。五六年以来,净雅在咨询管理上花了1.5亿元。”那时,张永舵想通过科学管理走上高速发展之路,为此不惜重金。

  如今,净雅已经被称为餐饮行业的“黄埔军校”,员工入职之初都要进入威海培训基地接受35天的封闭式培训,他们会在那里被塑造成一名“净雅人”。对于这种模式,不少员工在贴吧里吐槽称之为“抹杀个性和创造力”,“留不住真正有想法的人”。也有人认为,正是这种魔鬼式训练使企业文化得到了高度统一。

  “毫不吹嘘地讲,2009年以前净雅的管理、员工的凝聚力是中国餐饮业的NO.1。但是随着店越开越大,企业的重点和管理方式在发生变化,导致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有所下降。”张永舵想重塑净雅的企业文化,打造铁军。他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企业的竞争,实质是企业家思想境界的竞争”。他调侃自己“十年前我就这样儿,十年后我还这样儿。估计再过十年,我还是这个样儿。你别看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我没感觉苦和累。”

  对话张永舵

  现在的你和当年刚从毛纺厂出来的小伙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一些根本的东西,我基因里一直都有,只是不像现在这么清晰、坚定。

  我会和员工说,如果你抱着去一个企业赚钱的想法,这辈子也赚不到钱,而且会很累。但社会上的人,十个有九个半都是这样想的。我不是为了开饭店而开饭店的,不是为了赚钱开饭店,最终反而可能成功。1988年我20岁,认为有本事有能力才能真正赚到大钱,那时我就有自己的选择,只不过不像现在这么清晰、这么坚定。

  当年净雅的创业团队里有一位是你的高中老师,后来因为某些原因你将其请出管理层,直到现在你还认可当时的做法吗?
 我想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是对组织发展有利的,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评价。

  我们做人做事一定要看符不符合“道”,这里有两个基本标准:第一看符合多数人的利益还是少数人的利益,第二看符合长期利益还是短期利益。只要符合长远利益和多数人利益,那就是做“行道”的事,就要坚持。

  你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性格是一样的吗?

  我是双子座,人们说双子座是变色龙。我在工作中和生活不同。生活中,我有时候会很活泼、很童真。但另一方面,我对家庭的付出又不够,承担责任不够,儿子现在在美国,我们的交流不多,对他的教育也做得不够。如果时光倒回去,我可能还会把工作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