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喜茶一直“抄袭”我们产品,奈雪の茶创始人朋友圈“怒怼”

 

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发朋友圈,直接@喜茶创始人聂云辰,“怒怼”喜茶抄袭!

聂云辰还回复了……

头部茶饮隔空喊话,让我们来看看到底在吵什么?

奈雪の茶创始人发朋友圈

“怒怼”喜茶抄袭:抄完霸气石榴,又抄软欧包!

原因是奈雪の茶的创始人彭心看见喜茶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本来想上新一款车厘子茶饮但没成功,那是喜茶曾经上过的产品,于是发了个朋友圈:

这位自比乔布斯的朋友。

抄完奈雪的芝士草莓,又抄完霸气蜜桃,抄完霸气黑提,又抄霸气石榴,再来抄软欧包。

除了当年芝士草莓是在奈雪上了四个月后上的,其他都是隔了一年跟着奈雪回归产品上。

我都替你没意思了。

前段时间看到采访,原来是想抄我们的霸气车厘子没搞定呀,今年我们的霸气车厘子又回归啦,我就在等着看,会不会又抄呢?

新式茶饮行业刚刚开始,需要更多产品思考和创意,抄袭是最容易的,但是不断创新和有自己清晰的定位,才是品牌长期之道,也是我们应该一起带给这个行业的。

很期待看到你们做个自己创新的产品,为这个行业带来些思考和创意呀。

(图中“奈雪”为奈雪の茶创始人彭心)

喜茶创始人聂云辰回复:

“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

喜茶创始人聂云辰看到彭心发的朋友圈之后,回复:

看来你对“市场竞争”、“抄袭”、“创新”这三个词的理解和我有巨大的差异,同时也能看出你对乔布斯和苹果知之甚少。

“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者材料都拼凑起来先出了,然后指责以后的人都在“抄袭”自己,如果只是这样那创新真是太简单和幼稚了。

但真正的创新的困难恰恰是要去发现裂缝与不足并提供更好的东西。如果按你这个理解那基本上喜茶每天都可以说别人在“抄袭”自己,但我们一向是用市场结果说话,而不是做一些无意义的无病呻吟言尽于此,无论你说什么我不会再回了。

(图中“neo”为喜茶创始人聂云辰)

餐饮行业常见的3种“抄袭”法

一切的创新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抄袭是餐饮行业很常见的事,有的抄袭会破坏市场规范,甚至违法;但有的“模仿”则会促进市场竞争。

像素级抄袭:连细节都抄

有一种抄袭叫做像素级的抄袭,就是把你的品牌logo、装修、产品等细节全部照搬。

有的还会变个品牌名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不改,蹭你的热度,坏你的招牌,这种最气人了。

一些商标还没注册的品牌也容易陷入这种苦恼,比如备受山寨之苦的网红茶饮品牌鹿角巷,记者曾经采访其创始人邱茂庭时,问他:“如何区分市场上山寨和正版的鹿角巷。”

他摊着手,无奈地说:“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上图鹿角巷logo是正版还是山寨版)

然而,这种像素级的抄袭者要不就会被消费者识破骗局,开不下去倒闭;要不就是等原品牌注册商标下来,得改头换面。

模仿式“抄袭”:只抄品类和模式

还有一种是模仿式“抄袭”,就是只抄模式和品类,但是有自己的品牌名称和装修设计等。

这种在品类风口来的时候最常见,比如渝是乎开创了酸菜鱼快餐化的模式之后,引来一大批做酸菜鱼快餐的模仿者。

潮汕牛肉火锅、榴莲披萨、铜锅牛蛙等品类风靡的时候也有着同样的现象。

这种模仿式“抄袭”其实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开创者要是稍微一不留神,就会被模仿者捷足先登,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融合性“抄袭”:其实算是创新了

还有一种融合性“抄袭”,就是餐饮老板去国内外考察,回来结合自己品牌调性和企业文化进行改良和升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抄袭”可以称作为创新。

比如,华莱士作为中国本土的快餐品牌,其在国内的发展规模可与肯德基、麦当劳媲美了。一样的汉堡,一样的炸鸡,也挡不住人家年收入超五亿,也没人说他抄袭。

还有德克士,和肯德基差不多,但是德克士可不在一二线城市和麦肯“拼刺刀”,而是转战三四线城市,并大肆覆盖,形成自己独特竞争力。

这种模仿者和开创者地域不同、客群也不同,并且形成“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和谐局面。

小 结

齐白石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在创新成本高昂的情况下,谁都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远还省力。

此时,开创者要不就保持永远走在前端,要不就打造自己的独特竞争力,让别人一抄就死。

模仿者也决不能做“拿来主义”,而是应该和自身品牌调性结合,把别人的做成自己的,把自己的做成最好的。

而关于创新,其本质是将已有的东西,重新进行组合,再由市场去认证过的,才算是真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