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做阔太,她把中餐馆开到美国,98岁仍在端盘
“Cecilia Chiang,您退休后什么打算?”
顾不上回答记者扎堆的问题,刚拿下美食界“奥斯卡”之称的James Beard Awards终身成就奖,93岁的江孙芸就一头钻进了旧金山的厨房。
见老太太摇晃着进来,刚才还丁零当啷全是大厨子颠锅子说话声的厨房,一下静了,均勾着背洗耳恭听。
Cecilia Chiang——江孙芸。人称芸姐。
从姑娘时候就开始在美国端盘子,可谓是把正统中国菜带进美国的第一人。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歌唱家帕瓦罗蒂,披头士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夫妇都是她家中餐馆的粉丝。
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花花公子》杂志,都专门写文推荐芸姐的餐厅。
没有芸姐,中国菜在世界上很可能不会有现在的地位。
穿了一辈子旗袍的芸姐
哪来那么多雄心壮志,93岁的芸姐对着镜头抛来一句话:只因当时没得选择。
身为无锡大户人家小姐,又同时被蒋介石的儿子和侄子追求,不在中国当阔太太,为什么非要去美国当餐馆的店小二?
“只怪当时心太软咯~”
本来只是去美国探望姐姐,却遇上旧友——一对东京姐妹花想在美国开餐厅的。帮不懂英语的姐妹俩谈房租,垫钱,事无巨细地张罗……
到最后俩姐妹却打起了退堂鼓。美国房东呢打死也不退钱。
见背负着高额利息的姐妹俩坐在东家门口,哭得不成样子。芸姐心一横:“别哭,我来开!”
不忍心这样美的芸姐去端盘子。
大小姐便由此进了厨房。
在这之前,芸姐是炒菜先放菜还是油都不晓得的。
开,可不能开成美国式的中餐馆,当时在美国的中餐馆是怎么样的呢?没有一家中餐馆铺餐布,环境脏乱差。米饭不像米饭,非得拌胡萝卜丁,进去一点,无非是是炒面炒饭拌饭,还清一色酸甜味儿。美国人:这就是中国菜?
对于吃着讲究上海菜长大的芸姐,根本就没法忍:“要让你们看看中国菜是怎么一回事”。
既然做了就要好好做,芸姐一鼓作气又向银行借了150万。
四处打听,怎么也找不着会做上海菜或者北方菜的师傅,芸姐的“福禄寿(Mandarin))”只好请了一对做锅贴葱油饼的山东夫妻,来管厨房。而她自己就成了处理各种杂碎的店小二。
“烧红了的狮子头?”
老外一看菜名吃了一惊,你们怎么敢吃狮子肉呢?还有这个叫花鸡,叫花是什么?鱼香肉丝里的鱼呢?
过去老外压根没听过这样的中国菜。芸姐不慌,一样样给解释。
“你确定这是中餐馆?”
有很多客人起初都适应不了这样不“杂碎”不“酸甜”的中餐馆。关键是,而且还得坐在一起混着吃。
美国人向来是自己吃自己的,现在却要几个人伸向一个盘子,这口水混进去了怎么办?芸姐立马就讲起了中国的餐桌文化。
老美人也学着坐圆桌上一块儿吃。
一边给客人科普,一边继续找厨子跑市场找材料。
虽往日在无锡老家不曾下过厨,但常年在饭桌上听父母品鉴菜系,关于一道中国菜应当有的色香味是如何的,芸姐还是有几分把握的。
芸姐的“福禄寿”跟烂大街的苍蝇小馆很不一样。
餐馆装修得很有中国味道,但这种味道既不是雕龙画凤,也不是挂满红灯笼,是透过圆桌透过榫卯木件家具,可以嗅得出来的淡淡的优雅。
左边穿旗袍的服务生就是芸姐。
为了配上这样的格调,芸姐自己穿起了旗袍戴起了珍珠项链。
厨师一声吆喝,她总是第一个跑去接应的,因为上了菜得教客人怎么吃,饭不是混着菜吃的,菜鱼不是切碎的是整条的……
芸姐在教怎么切肉。
餐馆开了几个月,好不容易留住了第一拨客人,却遭到美国餐饮工会的打压。
“做菜不能放味精”“营业时间不能超过9点”……一系列针对中餐馆的规定,芸姐怎么肯入会。工会不高兴了,在当地报纸上连着黑“福禄寿”,她的餐馆外长时间有白人、黑人举着牌子阻止客人进入餐馆、……恐吓电话,在餐厅放置炸弹。
芸姐居然不哭不闹,事儿照做。
压力再大,顶着就是了。雇不起的人时候,她一个人管十几份活,买菜点菜接电话跑堂收账,外加刷马桶。
“报纸黑的了我一天,但黑不了我一辈子”芸姐不信了。
我们说一个人想干成一件事,除了努力,还需要有运气。这世界上努力的很多,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运气。
芸姐遇到了三藩市著名餐馆的老板Alexis。
“你是不是中国人?”白俄老外Alexis一听芸姐说是,立马改成了北京腔,原来Alexis以前在天津开过西餐厅,芸姐一家就曾经在他店里吃过饭。原是旧情,Alexis立马引荐了当时在美国的名专栏作家Herb Cane来用餐。
第二天,专栏上就有了“福禄寿”的文章:新发现一个提供真正中国食物的餐馆。
当天,芸姐在餐馆接了100多个电话,接到手酸得连电话筒都提不起来。
自那之后,报道不断,餐馆的生意也愈来愈好,好到只要有名流来访旧金山,要吃中国菜必来“福禄寿”。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歌唱家帕瓦罗蒂、披头士约翰·列侬和大野洋子夫妇都是“福禄寿”粉丝。他们喜欢芸姐的福禄寿,喜欢福禄寿独创的“拔丝香蕉”、“拔丝苹果”,喜欢这里待客颇有人情味的服务生,
喜欢有大家风范的芸姐。
而她的儿子一帆大概是受了母亲的影响,也做了餐饮,把母亲的“福禄寿”年轻化成了 “华馆”,十多年时间就开了168家分店。
2013年,当芸姐站在领奖台上,接受美国美食“奥斯卡”终身奖的时候,芸姐已经是93岁的老太太了。
而“福禄寿”已经不在其门下。
老太太把餐馆转手给了年轻一代:“终归还是要让他们接手的嘛”。
老太太不心疼,因为当年的愿望已经实现,中国菜在世界菜系中稳稳地站住了脚。你以为老太太这回退休享清福去了吧,可人家却当起了美食顾问。
如果你在三藩市某中国餐馆门口,瞧见一个穿着中式挂衫围红围巾戴珍珠耳环的勾背老太,说不定那就是芸姐。
人家正赶着去给厨子们上课呢。
如今97岁高龄的芸姐,
走路都走不利索了,
却仍然穿梭在厨房间,
眼睛望着年轻人扎堆的地方,
偶尔也当亲自给客人端盘子。
看见一块发酵得很好的面粉团,
会高兴得像个小姑娘。
逛菜市场,
一条泥鳅就能逗乐她,
好像这才第一回下市场。
“想不到就要100岁了哟……累?不会累啊,我喜欢工作,我觉得工作着就挺开心的。”
在纪录片里,老太太对自己的即将走完的人生点头肯定:没白活。
人的一生究竟要选择什么?什么才是我们真正的激情所在?
谁也没法得出一个百分百准确的答案,相信芸姐也很难回答你。但也许,芸姐会对你讲:答案不是问出来,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