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品牌该如何把握新的消费机遇?
大餐饮的理念甚广,但归根结底主要是卖服务,且依赖于人群。“ 条条道路通罗马,餐饮行业,无论做品牌与否,商业智慧应该放在首位,追求情怀那都是早期创投的事儿了。”
王岑,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作为资深的消费王,品牌投资专家,他在新零售、区块链等新势能纷纷爆发的经济现状下,对“餐饮品牌该如何把握新的消费机遇”这方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目前行业的“颓势”与前路:
1
好项目是站在风口的“猪”,顺势而为。
“什么是风口,简单地讲,收入增长速度飞快,势不可挡。”
供应链品牌接连崛起,这是两年餐饮业一个值得参考的迹象。为什么这两年会加速发展?
很简单的道理,两头散。
像真功夫这类直营店铺为主的本土餐饮品牌,超过五六百家的并不多;国内连锁餐饮企业,规模超过百家的正在逐渐增多,但大部分还是散的,规范性稍微简单一些,工厂原材料采购,交完税之后,生产出售,整个过程比较简单。
像海底捞这类已经自建了工厂和供应链,插一句,它的供应链业务已经在港股上市;然而就海底捞整个餐饮上市来讲,却是个比较复杂的一个过程。
供应链这块可能会是个风口,我们也在持续关注。
第一,资本效应。
第二,天时地利人和。
类似海底捞的大工厂,会如雨后春笋般逐渐增多,不断满足小餐饮、中型餐饮、大型餐饮,使得制作工序简单化。
资本的作用,就是加速餐饮行业的运作前进。
2
基因是企业加速发展的垫脚石
“我认为每个人都在创业。每个人都有一张牌,每个人基因、背景都不一样,什么人人平等这是胡扯,生下来是完全不平等的。”
互联网品牌,到了2个亿营收后,上游代工质量、产品开发、交流各个环节,或多或少会出现瓶颈。
江小白是什么基因?它的CEO是金六福、老牌白酒的市场总监。三只松鼠又是什么基因?企业成长需要积累和沉淀,作为资本投资方我们应该尽量了解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部分的企业基因听上去不错,唯一的不足就是上游控股, 要通过未来几年的业绩进步才能得到改善。
3
内容+品牌+年轻创业者加持,成为投资新渠道。
“投资形式还是投资机构自身,一旦平台性的机会所剩无几,我们就要投内容,高速公路已经修差不多了,内容来自于哪里,主要是品牌。”
我们认为2017年是中国的消费元年,红杉资本在餐饮企业下了两单。第一家是乐凯撒,披萨品类不错,CEO朝气蓬勃,在产品研发上做了创新,可跨地域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迅速;第二家是云海肴,延伸出了做米粉的品类,总体上也不错。
年底投了共享厨房,预计2018年会畅销,依旧主打外卖,没有堂食,作为一个配送点,单量几乎来自线上。
每个品牌的收入规模都有瓶颈,所有的投资人最核心的看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前三年可以忍受10%的增长,但时间拉长,很简单的一个算数,五年挣五倍。五年挣不了五倍怎么办,可以拉到7年7倍,再不济10年10倍,巴菲特的逻辑就是这样,可口可乐10年赚了10倍,200亿,大部分消费品的成长逻辑。
4
坚持自我还是做资本所爱?
“快餐跟资本是相互矛盾的存在,外婆家的东西品质高端,可资本家喜欢吗?答案是否定的。”
传统企业没有三年开店经验无法完全摸索出来,而通过外卖一年时间就可以达到预期增收。快餐作为一种快速消费品,追求便利,对口味的要求并不高。
正因为如此,快餐得到了众多资本的青睐。
资本投入数亿,企业供应链、中央厨房不需要自建,流量、外卖条件具备,月返比增长超过传统企业。高效、翻台率这些数字,资本就很喜欢,不需要厨师,前台小姐姐都可以帮你做碗米线。当然,产品为王始终是做餐饮行业所坚持的理念,你可以选择每天研究一个菜品、一周上个新品,尽管资本不一定喜欢。
5
资本驱动行业健康发展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好的企业,而一个企业想要优发展潜力,离不开资源整合,资本市场的运作更是必不可少。”
如果将中国食品行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那么资本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个阶段:经济不发达,供不应求。市场中以国有企业为主,主要依靠政府的计划性政策。资本的进入,助推了民营企业的的快速成长,极大地扩大了供应方的规模。比如蒙牛。
第二个阶段:推动了对需求方的教育。 对于企业来说有了更多的钱可以投广告,教育消费习惯。
第三个阶段:进入供大于求阶段。 在某些细分领域,资本的帮助下,可以进行行业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实现产业整合,总体来说是推动了产业的发展。
“条条道路通罗马,餐饮行业,无论做品牌与否,商业智慧应该放在首位,追求情怀那都是早期创投的事儿了。”王岑说,是时候在新零售、新业态的大环境下和创业者们一起,运用新逻辑去谋求发展,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