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礼貌用语并不能提升服务质量

     国内某城市的一家大型宾馆的服务员,早晨向一位客人问候了三声“先生,您好”,没想到却被这位客人投诉到总经理那里。上海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王大悟教授在参加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时,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故事。原来,那位客人有早起散步的习惯。某日,他起来散步,出门时服务员说了一声“先生,您好”;散步回来进门时,服务员又说了一声“先生,您好”;上电梯时,一位服务员说了第三声“先生,您好”。这位客人面对如此礼遇,反而把他们投诉到宾馆总经理处。刚一开始,总经理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我们的服务这样规范还会被投诉?经过了解,原来是服务员的服务态度刻板,缺少情感,千人一面,让人心里不舒服。

  乖乖!文明用语原来也意味着不文明,规范服务也透露出不规范,实在是我辈没有深究过的。我们曾在很漫长的时光里,领教了服务者木偶式的尊容,现在终于有所进步,知道一个“您好”和“对不起”了。尽管说一声“您好”,比板着脸要好,但在机器人般机械的三声“您好”的背后,透出的本质却依然是我们进化的缓慢、教育的浅薄、情感的淡漠。

  培训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但并没有改变语言后面的人,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能从心底里说一声“您好”、“对不起”,是最基础的文明,是对人最基本的尊重。基础文明和基本的尊重长期缺损,来一些“短平快”的培训应应急,这当然也是需要的。

  王大悟说,目前许多饭店酒店以为评到星级就大功告成,给客人提供的是千篇一律的客房设施、千篇一律的礼貌用语,服务缺少个性,缺少情感。而据笔者观察,现在除了服务者没有感情地说一声“您好”之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一声“您好”之后,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希望你立马掏钱买他的东西或接受她的服务,文明用语非但没有与文明接轨,反而是距离文明越来越远了。

  • 服务礼仪 热门阅读

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