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续命的曙光就在眼前,但我撑不住了……”
昨天,一个从意大利回来的确诊病例,让无数餐饮老板心情丧到极点。区域市场刚刚回暖,门店刚刚办齐复工手续、员工物料刚刚准备好,又被拖回噩梦。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撑到到五六月,餐饮市场会好起来的。但太多小店,根本撑不到那时候。
1
“已经赌不起了,趁早收场吧”
这几天,抖音上一家在疫情期间苦苦支撑的小餐饮店,倒在了复工黎明前,以异常“惨烈”的方式。
“其实我们也知道,如果能再撑一段时间,等到夏天可能会转一个好的价钱,但那都只是可能,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已经赌不起了,还是趁早收场吧。设备也免费送了,只收回了2个月的押金。”
“之前已经做好一分钱都收不回的准备了,剩了6000多块钱的原材料,因为无人回收,所以就1000块钱送给了隔壁奶茶店,他们能用上的也很少。”
“我们2月份在平台上发布了转让消息,和中介也打好了招呼,但几乎没什么人询问,一转眼就到了该交下个月房租的时候……”
抖音视频里,逐渐搬空的店铺,让人心碎
老板讲着自己的遭遇,画面是逐渐搬空的门店,这段抖音戳中了太多人的心。
我拨通了老板的电话,得知这家开在北京的小店,10万的转让费一分没收回,加上其他损耗,前前后后20多万打了水漂。
回暖信号已经很明显,春天就快来了,为什么不再等等?
原来,他们在去年11月份,交了今年1月和2月的租金,每月1.2万,所以一开始还耗得起。
2月开始,距离再次交租的日子近了。每一天都变得格外煎熬,借钱撑下去,也许生意会好转,到时候就算转让也能卖个好价钱。
但明天和意外到底哪个先到来,谁也无法预料。直至2月中旬,疫情各路消息反反复复,实在看不到希望,老板果断放弃。
实在看不到希望,老板也撑不下去了
他们的情况不是个例,还有一大批门店撑着最后一口气,苦苦等待转折点。
“关店潮现在为什么没出现?因为大家还在赌疫情的好转。但子弹再飞一会儿,一大波餐饮店就死透了。”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我。
2
疫后营业额的缓慢回升
才是真正的“凌迟”
对于倒闭潮,椿风茶饮创始人胡开基的判断是:“4月、5月会有倒闭潮,因为疫情的影响需要好几个月才能恢复正常,2月、3月大家还勉强撑着,4月不好转就会扛不住了,或者没有信心了。”
一次疫情,可能改变的不仅仅是大家对健康的认知,还有消费行为。
即便疫情后能出门了,也有隐忧:敢不敢扎堆出来?有没有遭遇减薪,兜里还有没有钱天天买?都是问题。
消费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
消费者空空的钱包,需要时间;
而这个时间是多久?目前未知。
恢复营业是把双刃剑:全力以赴复工,很可能踩足了油门却在空转。
一旦开始营业,房东不会再减租,员工也得发工资,食材的保质期仍然有限。每天一开门,白花花的银子出去了,而营业额呈个位数缓慢上涨,餐饮老板们心如刀割。
撑下去不一定看得到春天,但关店又心有不甘,未来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
还有一件最可怕的事:下个季度的房租要交了。
这也成了击垮一大波餐饮店老板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多老板的信心都被击垮了
不少行业人有个共识,支出翻倍收入低迷,现金流更紧张的三月底四月初,餐饮行业的“至暗时刻”才会到来。
3
这段时间,最艰难的是哪些店?
在河南封丘,有一个叫做“乌所味”的小店,前几天刚刚转让出去,仗着地理位置好,勉强收回了转让费。
但这家店,一眼看去就“命数不长”,店名云里雾里不知卖什么,门头黑底白字大片留白,吧台台面过高布局混乱……几乎踩中了每一个开店坑。这样的店,本身就危机重重,疫情只是让它死得更快。
而上文提到的北京小店,老板最后放弃治疗,也是因为选址失误、人流受限,周边又竞争激烈,疫情前就基本处于保本状态。
如果没有疫情,再开一阵子也许他们能找到突破点,但瞬息万变的市场,并没有留下机会给这样的小店们。
在“至暗时刻”,倒下的往往是原本就看不清路的人。不是他们选择了关店,而是关店早已选中了他们。
在“至暗时刻”,倒下的往往是原本就看不清路的人
观察发现,这段时间濒临关店、最最艰难的,一般是这3类:
1. 小白入局、开业不久,还在盈亏平衡点上挣扎
这样的小店,不少是用老板打工多年的积蓄开的,经营经验不足,没有前期资本积累,抗风险能力几乎为0,本就在生死线上挣扎,期望以时间换经验,慢慢提升。现在遇到疫情“当头棒喝”,想走下去就必须借债。
但正如一位老板的哀叹:“没钱更不敢借,借钱也是要还的,开到哪天是哪天吧。”
2. 品牌刚刚站稳脚跟,处于拓展期,现金流很紧张
一些区域性的小品牌,赶上前几年红利期,老板呕心沥血经营,刚刚在地方打出一些知名度。他们刚进入快速扩张期,想乘风赶紧把规模效应做出来,资金链本来就有风险。
遇上疫情,只能“断尾求生”,一年再开20家的梦想破灭,先活下来最重要。
3. 营业陷入瓶颈,正在上下求索,寻找破局之道
这样的小店,不少是有硬伤的,不是选址失误,就是加盟总部没有遇到良人,或者自己疏于客户维系,缺乏忠实顾客。
即便没有疫情,他们很可能也“每天都有3次想关店的冲动”,但因为沉没成本代价太大,还在苦苦支撑。这些老板原本就在犹豫,子弹再飞一会儿,最先倒下的可能就是他们。
一些门店已经开始转让
而对于那些开店时间长的、规模还不大的 、过去两年没有疯狂扩张的、或者以加盟为主要模式的品牌,多数“地主家”都有充足的余粮,能度过此次危机。
小结
但即便是“家中还有粮”的品牌,依然要面临接下来漫长而艰难的消费信心恢复期。
这个“疫后大考”过了,才算真·活过来了。
如何运营客户?如何激励点单?如何用新品打消顾虑?如何用营销引发关注?如何用服务传递温度?如何用零售产品弥补业绩?
每一道题能不能做对,对品牌来说都生死攸关。
最后我想说,疫情之下,大家各有各的抉择,各有各的坚持。
目前的短暂离场,是为了疫情后的重头再来;如今的咬牙苦撑,则是期盼不久的春暖花开。
无论你的选择是什么,待疫情过去以后,即使阵痛犹在,也希望你能重新出发。
相关阅读
-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