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又一次“被”上市,中国餐饮上市的路到底有多远?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狄更斯《双城记》

上周海底捞拟定上市的新闻又刷了屏,不过很快,就被海底捞公关部就表示:目前暂无上市计划,未来考虑上市会出具体公告。

这种情况是不是非常眼熟?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海底捞被曝上市了,可以说整个餐饮行业以及想进入餐饮行业的资本方们,都在盯着海底捞这个餐饮头部企业,如果海底捞能够克服餐饮行业本身存在的短板敲钟成功的话,相信这将是给双方都打了一剂强心针。

中国餐饮上市,道阻且长

张勇曾说,“不排斥上市,上市让海底捞有了一层保护,上市公司的地位和社会股东能帮助海底捞解决一些困难;上市还可以促进公司正规化,也能让海底捞更为‘知名’和‘成功’。”

但海底捞却迟迟未能走出这一步,自2011年开始,海底捞就屡屡被传在筹备上市,不过后来均没了下文。直到后来海底捞底料商颐海冲击IPO,以海底海底捞底料独家供应商的身份上市,才算了却了一桩心愿。

事实上,餐饮企业上市固然是个好事情,这预示着企业可以从中取得更大的资源、权益和发展空间,对于其国际化布局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收益高风险也相对较高,是否能够做到持续发展,以及标准化问题、财务透明问题都难以把控。

资本方都在期待餐饮的未来

1.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虽然目前餐饮上市依旧困难重重,但资本方却认为,现在投资餐饮企业,正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到1万6683亿元,同比增长11.2%,收入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的水平;中国烹饪协会预计,2016年餐饮全年收入突破3.5万亿,未来预计保持10%左右的增速,2020年达到5万亿元。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看到太多餐饮黑马动辄就融资上亿的,而红杉资本、IDG、弘毅等原本陌生的名字也频频出镜,餐饮+资本的组合俨然成了餐饮市场的新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一共有47家餐饮品牌获得融资,每笔投资额从数百万元人民币到上亿元人民币不等。2018年开头,老乡鸡融资2亿、连咖啡融资1.5亿,资本对餐饮行业的热情有增无减。资本方认为,随着行业越来越规范化,未来餐饮市场将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2.市场想象空间很大

中国餐饮市场非常大是行业普遍认同的。中美餐饮对比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餐饮消费约为2300元人民币,美国人均餐饮消费约13173元人民币,中国餐饮市场规模为3.1万亿,人口数量为13.68亿。而美国市场规模为4.25万亿,人口仅3.25亿。

美国的餐饮上市公司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百盛集团、麦当劳、星巴克外,还有windy's、赛百味、汉堡王等50多个餐饮上市品牌。这不难看出,我国餐饮市场未来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

天图创投合伙人王岑此前也曾表示,餐饮行业在中国是非常符合民情的,而这块在中国资本市场虽然前两年有些制约,但未来肯定会在A股有一个餐饮板块,这个迟早会出现。

▲海外上市的餐饮企业数据

餐饮从业者也在打着资本方的小算盘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管中国餐饮市场未来变化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餐饮行业中三高一低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近年来,随着餐饮品牌之间的竞争激烈化,营销、管理等费用隐隐有成为压倒餐饮人的第四座大山。

反观那些拿到优质资本的餐饮品牌,面对残酷的市场就要从容得多,他们大可以不必急于赚钱,而将继续拓展用户群,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细化业务架构,去探索更多的中长期可能。

同时为了快速占领市场,2017年上半年有过半餐饮企业都存在着融资借贷的需求,但由于传统借贷模式的成本和繁琐度较高,餐饮企业的融资需求依旧有很多需要填补。

▲2017年餐企融资借贷需求

但餐饮与资本结合失败的还血淋淋地摆在餐饮人面前,俏江南的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真要让自己把一辈子的心血拱手让人,想必谁也不愿意。

因此,有很多正餐企业都对与资本结合心态纠结:既希望通过上市化解资金难题,又害怕受资本牵制、被迫快速扩张。

资本方的投资逻辑

还有就是,餐饮融资不是你想融就能有,目前资本方还是偏爱某一部分有着共同特点的餐饮品牌:

1.单品店

餐饮单品店品牌容易形成标准化作业、容易复制的特点迎合了餐饮资本投资趋势。同时相较于经营全品类的餐厅而言,单品店更容易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专一的研究和调整,优化单品品质,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2.升级后的快餐店

在餐饮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餐饮市场的消费主力军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但又因工作繁忙,缺少社交时间,与朋友聚餐的次数大为减少。前者反映的事“消费升级”,后者反映的是“刚需”,他们吃快餐的频率远远高于聚餐。

快餐追求的是高效率,高翻台率,高坪效,具有资本推动的价值。天图资本合伙人李康林说,投资逻辑其实就是算账。先关注单店盈利模型,再预测开多少店,算总的市场空间,能赚多少钱。

坪效、投资回收期、毛利率、净利率这 4 个指标,是单店盈利模式的重要数据。数据是一家店经营管理的具象化表现,反映出很多其它要素,包括选择的品类,选址的能力,团队运营的能力等。

▲遇见小面是典型的单品店+精致快餐融资模式

3.“堂食+外卖+电商”模式

受门店空间、服务人数、供给能力、进店人数的限制,一家餐厅的盈利能力是存在天花板的,因此要突破这个限制,餐企要么提高客单价;要么提高出货量,拓展外卖订单;要么覆盖更广的人群,做电商。

堂食,外卖,电商是不同的场景体验,当一个品牌可以满足用户多场景的需求时,自然更容易被用户想起,更容易实现堂食、外卖、电商之间的转化。

同时具备内生和外延的张力的商业模式自然更具备投资价值。受门店空间、服务人数、供给能力、进店人数的限制,一家餐厅的盈利能力是存在天花板的,因此要突破这个限制,餐企要么提高客单价;要么提高出货量,拓展外卖订单;要么覆盖更广的人群,做电商。堂食,外卖,电商是不同的场景体验,当一个品牌可以满足用户多场景的需求时,自然更容易被用户想起,更容易实现堂食、外卖、电商之间的转化。

4.中高端新式茶饮

在传统茶饮业萎靡的大背景下,新式茶饮异军突起,资本、技术、人才高维度切入,争夺品类第一矩阵的一席之地。

“喜茶”去年拿到了 IDG 资本和今日投资1亿元人民币投资,“inWE 因味茶”也拿到了刘强东5亿人民币的投资。

从美团外卖 app上看,每周都会有多家新式茶饮店上线。产品和运营模式的标准化让新式茶饮有了成为大品牌甚至国际品牌的可能,这也是资本看好新式茶饮行业的重点之一。

▲章泽天与因味茶

小结

无论对哪个行业来说,资本始终扮演着终极杀手的角色。与资本市场进行合作,无疑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热资本的加入能迅速为初创品牌打开局面,提升曝光度。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餐饮企业上市只是另一种寻求资金的方式,并非是企业的终极目标,如果一味地为了迎合资本的胃口去改变的话,不见得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不论如何,资本与产业的关系无疑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在未来几年,中国餐饮企业将迎来一场由资本盛宴带来的上市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