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日排队超4000桌,海底捞“红石榴计划”跑出第二个“海底捞”!


文 职业餐饮网 三水

海底捞正在成功复制下一个“海底捞”。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有且仅有两个基本职能:一是营销,二是创新”。

继“红石榴计划”推出14个月,海底捞旗下“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已靠着差异化创新崛起成为现象级新品牌。

不到半年时间,“举高高”门店已覆盖9 个省份,落地 50余家,且开一城火一城,武汉首店创下最高11 轮的翻台率、西安西北首店掀起4000 余桌的排队盛况……

在它打破新品牌成长周期,强势增长的同时,也清晰昭示了一个事实:

海底捞的第二增长曲线,已真正诞生!

福地西安,正在生产下一个“海底捞”

1997 年的深市,开市锣鼓声落下时,“西安饮食”以餐饮行业先行者的姿态完成 IPO,成为行业内最早上市的企业之一。这家手握11 个中华老字号的企业,不仅用一纸招股书打响了西安餐饮界资本化的第一枪,更让外界真正看清:这座浸透着千年烟火气的古都,是藏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餐饮 “宝地”。

西安,坐拥秦岭天险,它不仅是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更是南北饮食文化交融与分野的见证者。

就在西安饮食登陆资本市场的两年后,一家来自四川简阳的县城火锅——海底捞,带着几分孤勇与质朴,悄然踏进了这座古城。它在西安大雁塔旁支起几张方桌,开出了走出四川的第一家省外门店。彼时无人能够预料,这个从县城走出的火锅品牌,会以西安为起点,点燃一场席卷全国的餐饮传奇。

在这个消费力包容而旺盛的市场,海底捞完成了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的关键淬炼。此后二十余载,它从这里一路开疆拓土,从最初的小店发展为全球超1300家门店的餐饮巨擘。

也正因如此,西安在不少餐饮人眼中,被认为海底捞不折不扣的“福地”。

深植于这座城市的餐饮基因与创新土壤,在这个秋天再次被唤醒。

当“举高高自助小火锅”在西安揭开帷幕,一场久违的消费热情被瞬间点燃。“营业仅一小时,排队已突破200桌”“上午取的号,下午4点才入座”……这样的场景自10月24日开业以来,每天都在真实地上演。开业首个周末,门店外蜿蜒近一公里的等候长龙,成为赛格商场内乃至整个西安商业图景中较为罕见的流量地标。排队突破4000桌的盛况,即便在这个见惯了“人气王”品牌的商场,也足以被称作现象级。


线下的火爆迅速向线上蔓延,形成一场高效且自发的跨平台传播浪潮。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排号实况”“菜品测评”“打卡攻略”等内容如雪花般涌现,迅速占据同城信息流;微博上,“海底捞自助小火锅西北首店在西安开业”话题在短时间内凝聚数十万阅读,将一场门店开业升维为一城消费者的集体狂欢。

这场火爆的景象,不仅再次印证西安这片餐饮沃土蕴含的爆发力,也证明着举高高作为海底捞“创新试验场”的独特价值。

日排队4000余桌背后,

举高高用模式革新重塑行业

“越是价格敏感时期,自助模式越容易击中需求痛点。”

经济下行周期力,餐饮的消费逻辑正在悄然重构。街头巷尾的“自助+”浪潮肉眼可见,从烧烤自助到麻辣烫自助、炸鸡自助,几乎都在往“自助化”靠拢。而在这股浪潮中,自助小火锅这个自带 “大众基因” 的传统品类,更是成了品牌必争的高地,杨国福、呷哺呷哺等众多品牌均在悄悄布局。

但另一方面,行业长期绕不开的品质、成本、价格枷锁,也让这些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大规模扩张。

直到举高高出现,才真正为这块板结的市场“松了土”。

1、价值重构:用”高于其产品“打破品类桎梏

“只有大于等于预期,才能带来持续性复购。”

产品优于行业预期,是举高高带给顾客最直观的冲击。

过去,自助小火锅常常因食材质量低下、菜品不新鲜、产品无特色陷入信任危机,导致不少顾客望而止步。

但在今天,举高高正通过独特的产品组合结构,打破传统小火锅“品类多但品质平庸”的魔咒。它用正大食品+绝味食品等大品牌,夯实火锅产品基本盘,保证产品品质,用明档厨房现烤的披萨在行业内形成独特亮点,更用顾客可自行DIY、时下火爆的大单品甜汤创造差异化记忆点……


最终,通过这套超过预期的跨品类组合,举高高重构了顾客对自助小火锅的价值认知。

2、模式破局:用“价格+服务”双刃剑开辟新赛道

举高高对自助小火锅行业的革新,始于产品,成于模式。

在举高高出现之前,国内自助小火锅的价格带很长一段时间处于20~40元,占比高达30.8%。举高高却以单人59.9元的价格,实现了精妙的卡位,不仅避开了低端价格战的泥潭,又通过极高的质价比,实现了品质与价格的平衡,形成相对稀缺的价格生态位。

另外,不同于以往自助小火锅拥挤的用餐环境,糟糕的服务体验,举高高通过及时收走空盘、为长发顾客提供皮筋等细节关怀,做好服务“最后一公里”,在行业内形成降维打击。

3、动态进化:构建“自我迭代”的深层护城河

相较于可见的产品与服务,举高高最核心的壁垒,在于其嵌入组织肌理的迭代能力。

比如,在门店模型上,它不断迭代更新,像长沙龙湖芙蓉天街店不仅采用木质色调、S形餐台的设计风格,还精心布置了展示柜台,提升顾客用餐体验的同时,整体视觉效果也更高级。


产品上更是更新迅速,不仅联合绝味推出了甜辣鸭脖、甜辣鸭锁骨、甜辣鸭翅尖,还在门店推出了高手炒板栗、高山烤红薯等应季产品,西安首店甚至在试水烘焙大单品现烤戚风蛋糕,应有尽有。


正所谓“真正的护城河,是企业的自我进化速度”,举高高这种持续迭代的能力,让它早已不再是一个静态的商业模式,而是一个能够随市场脉搏不断进化的有机体,最终形成深厚且多层次的护城河,持续为母品牌海底捞加码。


举高高,已成为海底捞下一个增长曲线!

在行业集体内卷的当下,从蜜雪冰城到肯德基,绝大多数餐饮巨头都在寻求破局,渴望找到那个能撬动业绩增长的隐秘支点。

海底捞也不例外。自从2024年8月“红石榴计划”推出以来,这家火锅巨头一直在尝试孵化新物种,从烫捞杯到下饭·火锅菜,从鲜切工坊到夜宵店,从甄选店到宝宝餐厅,其始终在寻求超越传统火锅业态的更多可能性。

如今,举高高的强势崛起,无疑在这场战略探索中交出了一份最亮眼的答案。它已不再是一个试验品,而是以清晰的增长逻辑和强劲的市场表现,成为了海底捞实实在在的第二增长曲线。

1、验证了可规模化复制的商业模式

2025年,是餐饮行业极为内卷的一年。

存量竞争加剧、价格战猛烈的背景下,许多头部品牌不得不通过关店、成本优化与外卖业务加码等多种措施“止跌回血”。

但举高高,却反向打造了一个兼具“爆发力”与“可复制性”的优质模型,短短一年覆盖9省份、落地50余家店的“举高高速度”,让它成为了现象级新品牌。

更难得的是,这种跨地域的快速复制能力,正是撬动第二增长曲线最核心的特质。

2、开辟了海底捞未能有效触达的增量市场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小火锅已成为火锅行业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

截止9月30日,全国小火锅的门店数,已超5.6万家,约占火锅总门店数的12%,市场规模近千亿,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0%。

海底捞也在此前布局了小火锅业态,上线了“嗨捞火锅” ,但反响平平。唯独举高高增速迅猛,大有发展之势头。

另外,举高高59.9元的亲民客单价,不仅与传统海底捞相对高客单模式形成鲜明互补,且帮助后者精准切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大众消费市场。

换句话说,举高高为海底捞开辟了全新的战场和收入来源,找到了那片新的增量市场。

职业餐饮网总结:

千年之前,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千年之后,西安成为海底捞新航路的起点。

举高高在西安的成功,印证了德鲁克的另一句判断:“创新是企业家的特定工具。”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它用一场精彩的模式创新,捕捉到行业增长“新风向”。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举高高将在餐饮红海中“举”得更高、走得更远,成为海底捞旗下关键一子。

这艘深入西安的“航母”,已经为海底捞乃至整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