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京东公开喊话:餐饮60%门店不赚钱,某平台却赚取千亿利润!



文|职业餐饮网 张铎

4月21日,京东发布《致全体外卖骑手兄弟的公开信》,指责有平台强迫外卖骑手“二选一”;推出紧急援助措施,招募十万骑手;并向消费者承诺订单一旦超时20分钟,将全额免单。

在信中,京东罕见地使用“公开奉劝”的措辞,直指某平台“在约60%以上门店都不赚钱的餐饮行业赚取千亿利润”,“在超过40%毛利的幽灵外卖暴利驱使下,纵容和鼓励幽灵外卖大行其道”。虽然并未明确点名,但指向性极强,行业内外一目了然。

值得注意的是,自3月1日京东外卖正式上线以来,仅开放“品质堂食”商家开放入驻的前提下,日订单量已从上线初期的百万级,迅速增长为4月中旬的超500万单。

随着价格战、道德战的同步展开,关于“京东外卖只是小打小闹”的声音正在被现实打破,这一场战役,或许将成为外卖行业走向重构的关键拐点。


战火再燃,
平台对垒从“讲效率”打到“拼人心”

过去十年,外卖平台的竞争核心是“效率”两个字。谁调度更准、谁履约更稳定、谁能用算法压缩最后一公里成本,谁就能占领商户和用户的心智高地。

美团正是在这套逻辑下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一个庞大且成熟的即时配送网络。

而这一次,京东外卖的入局显然走了另一条路径:不拼算法,先拼人心。

从为外卖骑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到严审商家资质,筛选“品质堂食”商户,到刘强东亲自表态平台利润上限,再到这封充满火药味的“战书”,京东在“高举高打”中,提出了一个更基础的问题:

外卖平台,究竟应该是什么样子?

京东CEO许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看到了比我们看到了比如食品安全的隐患、商家反映佣金过高、骑手基本没有社会保障。京东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来解决这些问题,所以我们制定了 ‘品质外卖’ 的平台定位,希望让行业能够回到一个健康、良性和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京东外卖隐藏它履约系统尚未成熟的短板,试图从商户扶持、骑手保障、用户信任三端同时切入,挑战现有平台。

不靠铺天盖地
品质堂食的精准切割市场

京东近期连续两次“点名”幽灵外卖。

一次是在强调自身成绩时指出,京东品质外卖日订单已超过500万单,GMV甚至高于部分平台上“幽灵外卖”1000万单的水平;另一次则在公开信中指出,幽灵外卖毛利率高达40%以上,是一种“暴利”。

不可否认,部分所谓“幽灵外卖”在现行制度下,是合法合规的。但由于缺乏可感知的门店、没有堂食场景以及经常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普遍对其心存芥蒂,信任链条薄弱。

因此,京东选择了一种更为克制、封闭但可控的供给策略:只做品质堂食。通过商家资质、堂食环境、消费者评分等三重标准,来进行商家的入驻审核。通过不定期的照片验真、视频巡查、人工复核等方式完成巡检,而对于支持后厨直播的商家,则给予更多流量加权。

外卖卫星店,目前是美团大力推动、并被多家连锁餐饮企业写入上市公司财报的中的店型,也在京东外卖的当前入驻策略中被明确排除。

这一策略,并非对这一模式的全盘否定,而是选择在冷启动阶段更强调“可见的品质感”,让用户能直观感受到店铺真实、可查、可信,从而建立起对平台的基本信任。

更重要的是,这“堂食优先”的餐厅,与京东的现有用户画像高度匹配:高线城市、家庭为主、对品质敏感且价格承受能力较高。这些用户本身就更倾向选择品牌堂食、可视厨房、有线下门店背书的外卖商户。

因为市场足够的大,只要切准这部分高信任度的供给带,依然能获得较大的市场蛋糕。这是一场典型的战略取舍,不靠“铺天盖地”做规模,而是做可信赖者。


0佣金、五险一金、百亿补贴

京东能否大力出奇迹?

在当前阶段,京东外卖通过三项核心策略迅速建立起“站在商家、骑手、用户一边”的平台形象:

对商家:0佣金,快速拉拢入驻;对骑手:五险一金,且由平台全额承担;对用户:百亿补贴,吸引下单、建立心智。

在商户端,年内“0佣金”无疑具有强吸引力,但从长期来看,平台仍需建立可持续的收入模型,目前只是阶段性的红利窗口。

不过,京东在推动“品质外卖”的过程中,也在同步构建对优质商家的识别与扶持机制,意在通过更精准的流量分发和更灵活的佣金政策,打造一个对高质量商家更友好的生存土壤。

在用户端,京东外卖自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并推出“超时20分钟订单全额免单”等举措。

此举颇有当年京东打当当图书的影子——但用低价和高投入撕开对手护城河,先抢用户心智,再重构行业格局。一定程度上,这类投入用于弥补在履约效率和生态建设上的短板。

在骑手端,京东外卖将三个月内招募5万名骑手的目标,上调至10万名,并承诺全额承担五险一金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本由个人缴纳的部分。

这是一笔高昂且长期的人力投入,使得京东在人力成本上的压力远高于现有平台。

问题在于,当补贴退场、红利消退后,用户是否还会留下?在习惯了补贴的消费环境中,商户还能否保持盈利?如果未来订单量无法匹配平台规模,骑手效率下滑,京东外卖可能反而成为京东长期运营的沉重负担。

这些问题,不只是京东自身需要解答,也是商户与整个行业生态所共同关注的。需要面对三个核心考验:

留存:用户是否愿意留下?信任是否真正建立?体系:履约、调度、商家服务是否稳定高效?自洽:平台的商业模型,是否具备可持续性?

外卖是美团的基本盘,而对京东而言,高频的餐饮外卖是其即时零售体系中最后一块尚未补齐的拼图。这不仅是一场平台之间的竞争,更是一场关乎“最后三公里”的争夺战。

未来如何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京东选择了一条难走,却有价值的路。

职业餐饮网小结

目前,京东外卖确实处于平台红利期。在扶持政策和高强度补贴的推动下,商户可获得较高的曝光与潜在增量。但也需认识到,平台仍处于建设初期,规则尚未完善,履约体系与客流结构存在一定短板。

平台战争正在重燃。但对餐饮老板来说,真正重要的从来不是谁站在道德高地,而是谁能真正带来生意上的价值。风口会来来去去,经营要稳扎稳打。认清红利,做好一个清醒的经营者。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