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天图资本冯卫东:餐饮投资依靠IPO退出获得超额利润越来越困难



文 | 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 冯卫东

编辑 | 职业餐饮网 程三月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眼下,餐饮正在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时代变革的路口,很多餐饮人都因为不确定性而焦虑。


要想在迷茫中破局,顺应时代趋势至关重要。


那,当下的餐饮业出现了哪些新的趋势,又会出现哪些新的机会呢?


近日,在职业餐饮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餐饮BOSS大会上,被业内誉为“投资教父”的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冯卫东,就“新形势下的消费品投资”这一主题,从资本角度剖析了餐饮业的底层逻辑,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分享,希望对餐饮人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以下为演讲实录,内容略有删减。)


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冯卫东(左)在第三届餐饮BOSS大会现场

决定未来趋势的5大“慢变量”!

都在说新形势,到底新在哪里?投资人确实是看趋势的,因为看趋势才能让你提前准备。在风口上能够飞起来的,其实都是提前做了很多轮的判断。


什么是趋势,趋势是由慢变量决定的,它很慢,但是很持久,方向是确定的,这样你长期的冷板凳是不会白坐的。


决定趋势的慢变量很多,在当前比较重要值得关注的趋势有5个:


1、新生儿数量掉到1000万以下,人口进入负增长


我们的人口统计特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比如新生儿出生量已经掉到一千万以下,从全球来看,出生率下降之后,几乎没有拉起来的。


假设新出生人口稳定在1000万,我们人均寿命稳定在80岁,意味着人口的平衡值只有8个亿,现在14个亿是维持不住的。


而且在过程中还有老化的问题,而不是直接达到均衡,达到均衡还要有一个很好的年龄结构。


去年,全国已经出现200万人口的负增长。


同样,日本“失落的30年”背后也是,除了资产的破灭,也是有人口统计特征的影响。

2、财富积累方式变更,未来很长时间消费会偏紧


财务积累的方式在发生根本的转变。


目前,中国人财富积累的方式变了。早前民间财富很少,积累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存款。父母只知道存款,到老了想理财就会被骗。


我们这一代人就是买房子,这是财富积累的方式,现在人口统计特征变化之后,房地产作为一个大类,财富储存的方式就非常有限。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还有发展空间,但是更广来看是过剩的,很多商业地产、底铺是都是过剩的,所以租金大幅度下降。


财富积累方式变了,变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点,就是以前有财富幻觉,觉得我的房子可以给我养老,我的养老储蓄是够的。但房价突然腰斩,发现首付亏掉了。


那什么时候你才能恢复消费信心?你要重新储蓄到,能接受的心理预期,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所以未来很长时间消费会偏紧。


这样的情况下来看消费趋势,大家的预算很紧、精打细算,一定是性价比消费的崛起。从餐饮业就能看出,这几年出现的新品牌,快速增长的基本都是偏性价比的。而高价品牌正在承受压力,它们都是在消费升级时代崛起的,所以这几年压力比较大。


但并不是一切高端都在承受压力,因为人们不买房、不结婚、不养孩子,大头消费少之后,有更多的消费能力释放出来。这一类人群也要消费,追求的是小确幸的消费,小而确定的幸福。比如鲍师傅就是偶尔吃一下很有满足感,所以这几年并没有受影响,还在持续稳健地增长。


3、中国成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地缘格局变更复杂


更宏观一点的是中国国际地位和地缘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中国无论按什么方式算都是第二,按购买力算可能是第一,这个有水分,各种算法,但是前两位是没有争议的。


中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中国的工业产值占全球1/3,比西方G7加起来还多。


中国是在全球基本上完成工业化、城市化之后,新成立的工业老大,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国,这导致了美国联手西方打压我们,包括“一带一路”也是被打压的,凡是中国做的,美国跟我们反着来。


4、全球化新纪元开启,出海方向逐渐由“西”转“南”


美国也问题重重,特朗普上台,新孤立主义,到处加关税,针对中国多一些。


但是全球化在全球配置资源产生的效率不可抗拒,因此全球化还是要进行的,但是方向、特点是不一样的。


以前谈全球化、出海都是向西,在中短期很多出海还要向西,但是中长期是向南,很多品牌出海第一站不再是美国欧洲,而是东南亚。


比如,百果园的海外首店开在印尼,奈雪海外首店开在曼谷,甚至我们直接投资一些南亚的品牌。

5、以AI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将带来巨大机会


我们要相信科技变革的力量,技术进步的力量,这是永恒的。


人类的认知是,科技是积累的,技术是积累的。只要不发生文明灭绝的灾变,像楼兰古国一样消失,我们的技术都是在不断地积累、进步,这个时代,以AI为龙头的科技革命将带来巨大的机会。

暗藏在趋势下的5大餐饮投资新机会

这是大的趋势,新的方向。


但基于宏观我们是无法做出行动决策,接下来就要逐渐细化。


1、“银发经济、孤独经济”是新市场,人们更追求体验式消费


人口统计特征,这是最稳定甚至会持续几十年的趋势。


老龄化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呈现出新特征:越来越多有知识、有品味的健康老人在满世界乱跑。


我们老了之后,跟上一代老人也会有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银发经济,是新的投资机会。

还有就是孤独经济,这个苗头早就出现,结婚越来越晚,家庭规模越来越小。孤独经济是三浦展最新一本书《孤独消费论》,人是越活越孤独的。


等孩子上高中了,很快我们变成空巢老人,但每个人都渴望着跟社会连接,有各种各样的连接方式,物质消费是一种方式。但物质消费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人们越来越需要体验性的消费。要么是小确幸,要么在路上,各种各样的旅游、周边游、度假。


对中国人来讲,餐饮是小确幸的一部分,吃得好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有什么烦恼吃一顿火锅,一顿不行,吃两顿。我对中式餐饮比较看好,它在中国不仅仅是基础消费,还有小确幸、社交等很多解除孤独的功效。


餐饮未来的发展,品类的发展分化、进化,可以多从趋势性的力量上去考虑。真的是填饱肚子吗?其实我们是提供小确幸和消除孤独。


2、 新型养老、理财产品兴起,出现去中心化资产


财富积累的方式正在改变,财富到一定程度,银行存款是不行的。


目前,各种各样的新型的养老产品、理财产品兴起。在动荡不定的时代,还有一些所谓的去中心化的资产,类似比特币等数字时代的加密资产。


3、餐饮出海进入2.0时代,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日本泡沫出现之后,出海是重要的方向。


中国作为全球化WTO的受益者一直在出海。过去是产品/产能出海,是我们为别人的品牌代工,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没有中国品牌。


现在出海已经到了品牌出海的2.0时代,海外市场见到的是中国的品牌,不光是中国制造,这一块非常明显。


餐饮的出海也是如火如荼,海底捞、西贝都在出海,这两年比较成功的蜜雪冰城在东南亚的门店数超过四千家。


随着中国地位的改变,地缘格局也在跟着变化,商业在商言商,哪里容易去哪里。


就比如,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已经超过美国、欧盟,增长很快。还有非洲增长也很快,拉美也在崛起,都在中国的贸易版图里。


4、自由贸易VS保护主义,出海也面临着当地化难题


自由贸易在全球配置资源,确实带来了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繁荣。


但是自由贸易和西方的福利制度是冲突的,福利制度从根本上说是违反自由的,不承担责任的自由。


比如欧盟又在反强迫劳动,只要不是5天8小时生产的产品,都将禁止进入欧盟市场,这是另外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他们甚至把计件工资也叫强迫性劳动。我们知道在很多行业领域,计件工资就是最高效的合同、合约和生产关系。但他们这个也不行,说是对劳动者的压榨,所以他们的效率越来越低。

但在我们发展中国家,劳动者通过勤劳致富,不允许你勤劳是有问题的,我们吃过大锅饭的亏,现在强行把大锅饭加回来,是要思考的问题。


因此,各种各样的贸易保护主义、非关税的壁垒也是他们需要解决的内部矛盾。他们低效的制度、福利和劳工合约被管制,不允许你加班,不允许你计件工资,导致没有竞争力,失业。现在用这种非关税的壁垒+关税壁垒,又想让你投资,去给它创造就业机会。


在这种极端的措施之下,可以根据市场化的选择去投资,但是不一定去劳动合约自由管制很严重的地方,很可能是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等。


5、AI革命、生命科技、低碳经济、低空经济,都将迎来大爆发


科技革命是科技的革命,AI革命会带来生产力大爆发。


现在大模型、人形机器人还在博眼球的阶段,但也可以看到它正在很多垂直领域提高效率。过去企业做信息化,它是反人性的,让我们适应机器,按照机器容易理解的方式,我们输入信息跟它互动。现在有了人工智能不一样了,我们以人习惯的方式、把非结构化的信息丢给它,它帮我们整理,人来确认审核就好。


生命科技。这一块也是大爆发,生物医学,天图已经开始布局,这是在大消费之外最接近消费者的地方。


低碳经济。中国在这一块是被西方逼着我们走出竞争力。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都是属于全球领先。


低空经济。未来的低空经济会像汽车一样重塑人类的生活方式,城市的结构可能因此而改变,这是有巨大机会的。

“消费品投资依靠IPO退出获得超额利润越来越困难”


落实到命题作文是新形势下的消费投资。


国家鼓励消费,鼓励老百姓掏钱消费。但是对消费领域的投资体感不一样。首先体现在A股IPO政策上,支持的方向叫作“自替卡”,就是自主创新、进口替代、卡脖子技术。消费虽然是民生很重要,各种政策让老百姓消费,但是不一定让投资机构在中间赚钱,对投资来说就提出了新的挑战。


进一步具体到新形势下天图的消费品投资。


1、IPO通道变窄,消费品投资不像曾经那么赚钱了


过去投消费,尤其是新消费火起来之前,消费是很土的,都投鸡、鸭,比如周黑鸭、德州扒鸡这样的,都觉得天图是非常土的投资机构。但是很多人把天图说成是吃货PE,专门投吃的。我们也欣然笑纳,毕竟吃货是主力。


早期我们投消费,靠IPO的退出回报很高。比如,更早期投一些科技类的,荣信股份、三泰电子都是好几十倍(回报)。十几二十倍(回报)的消费类也不少,比如投了周黑鸭、飞鹤。但比如一些高端茶饮就属于新消费火起来之后,上市之后,我们A轮投的还能挣一点钱,B轮投的不挣钱,C轮可能亏钱了。


当然也有不上市回报也很好的,比如小红书,还没有上市,差不多有十几倍的回报,江小白也有十倍的回报。鲍师傅分红也不错,锅圈也是在非常火的时候投资的,企业是好企业,但是投的时候太贵,现在还亏着。


都觉得投资人很挣钱,因为大部分投资人把挣钱的项目拿出来说,说实话其实也没有那么挣钱,投资风险还是很大的。


2、收益率逐年下降,探索不依赖IPO的消费品投资策


可以看到我们的IPO收益率是逐年下降的。我们很怀念零几年IPO上市,基本上十倍(回报)。一几年的时候只是挣多挣少的问题,到二几年的时候,有可能IPO亏钱,让我们思考新的投资策略,就是不能依赖IPO的消费品投资模式。

目前,我们探索不依赖于IPO的投资策略有两个:


一是分红投资,但是不走非股非债的模式。


比如品牌母公司层面是优先股+可转债,但是又会与特定的资产包——比如一个区域的门店去做关联和绑定,只不过不做到单店这么细。


不期待IPO,但是在IPO的时候可以转化为普通股。在之前,高歌猛进的时候想着IPO把钱拿回来,没有设计这些分红的条款。比如投鲍师傅就没有优先分红的设计,只能按股权比例分红,但是我们估值高,就可能不合算。


此前投资人在上市之前不希望你分红的,赶紧滚动发展,高速成长,赶紧上市。现在上市期望没有那么高的时候,分两次红,只是有点小遗憾。鲍师傅是我们分红特别好的,如果有优先分红的设计,我们会更开心。


我们分红优先考虑连锁消费和低风险的一些重资产项目,这些重资产一定是很特色的,比如交通枢纽的商业地产或者是高附加值的农业资产,我们投的丫丫椰粉红椰子水做得最大,它在泰国有很多的农业的资产。我们还在投一些连锁的消费,包括餐饮。


二是并购投资,由GP主导。


像我们并购优诺就是自己做大股东,把它打理好之后再转售出去。也有可能跟战略投资人一起联合来进行行业的整合。比如天图在重庆设立的食品产业基金就是和A股上市公司紫燕百味鸡一起合作的。我们还与欧莱雅成立了一只美业基金,欧莱雅是本基金的基石投资人,是全球美妆巨头。


还有更多的联合创新,重点都是如何解除IPO的瓶颈,推倒堰塞湖。


这是天图在新形势下的消费品投资策略。谢谢!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