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失宠”了?
近日,“卤味第一股”煌上煌发布半年成绩单,营收、净利“双降”。
煌上煌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下降7.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855.01万元,同比下降31.16%。
无独有偶,绝味食品,周黑鸭等卤制品企业也同样面临着营收下滑的问题。周黑鸭的营收为12.6亿元,降低了11%;绝味食品上半年营收为33.4亿元,同比下降9.73%。
同时,比起年初,绝味食品在内地的门店总数减少了981家,煌上煌净减少门店445家,周黑鸭净减少门店360家。
也就是说今年上半年,三大休闲卤制品上市公司齐齐关店,营收均出现下跌,仅绝味食品净利润增长。
那么,卤味为何不“香”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业绩承压、股价受挫,“卤味巨头们”走下“神坛”......
曾几何时,卤味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大品牌竞相“跑马圈地”,誓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时至今日,“卤味卖不动了”相关话题却接二连三的冲上热搜。
1、四大上市卤味龙头企业,收入齐下滑
日前“卤味第一股”煌上煌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双降”的半年“成绩单”。煌上煌2024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亿元,同比下降7.53%。
其实,这不是煌上煌第一次出现营收下滑。煌上煌已经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增长为负,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38亿、19.53亿、19.21亿。增减幅度分别为-4.01%、-16.46%、-1.70%。
周黑鸭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也大幅下跌。周黑鸭发布上半年盈利警告显示,预计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约为12.5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周黑鸭上半年收入大约同比下滑11.65%,净利润约下滑65.59%至70.5%。
绝味食品上半年的营收33.40亿元,同比下降9.73%。
被称为“夫妻肺片第一股”的紫燕食品,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紫燕食品实现营收16.63亿元,同比下跌4.59%,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10.28%。
2、门店数量减少超1700家,资本市场也表现不佳
收入的下降也与三家卤味企业的门店大幅减少息息相关。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卤味三巨头”纷纷出现了关店潮。相比去年底,三家企业的门店数量净减超过1700家。
其中,绝味食品在中国大陆地区门店总数为14969家,相较2023年底门店数量减少981家;周黑鸭的门店数量为3456家,相较去年底减少360家;煌上煌有4052家专卖店,相较于2023年底的4497家减少445家。
对此,周黑鸭在财报中表示,在门店拓展上不盲目追求门店数量增长,而是将提升门店质量作为核心目标,判断门店是否具有长期增长潜力,并针对性拟定整改帮扶计划或进行闭店止损处理。
反映在股市上,巨头们的股价也是呈大幅下降趋势。
截至2024年9月11日收盘,煌上煌报收于6.24元,下跌1.58%,市值不足35亿;受业绩长期波动影响,让周黑鸭港股股价已不足1.42港元/股,市值不足35亿港元;紫燕食品今年以来股价跌30.67%,近5个交易日涨0.77%,近20日涨5.59%,近60日跌21.84%,舆情分析来看,目前市场情绪极度悲观。
卤味,为何卖不动了?
21世纪以来,各大卤味品牌相续成立,开拓门店,占领市场,商业模型渐趋成熟。多家卤味品牌,赶上餐饮资本化浪潮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开启新的发展。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演变,卤味行业也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1、价格越来越贵,消费者直呼“高攀不起”
日前,#卤味为什么卖不动了#的相关讨论冲上热搜。的确,曾经轻易俘获年轻人的三巨头,已经明显卖不动了。
在社交平台也可以发现,吐糟“卤味刺客”的帖子数不胜数,关于卤味商品价格过高的讨论始终不断。
“贵得离谱”、“又贵又少还总涨价,随便称一点就几十块,可以买整只鸭了。”类似的声音在网络平台上不绝于耳。
不幸的是,目前品牌的卤味店,客单价都偏高。根据中银国际的研究数据,周黑鸭鸭脖在2012年售价为45元/斤,2024年涨到60元/斤。2022年初,绝味食品将部分产品提价5%,同年7月,再次对鸭掌、鱿鱼等部分品类调价,平均提价幅度达到7%-10%。
据煌上煌披露,从2023年上半年主要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趋势来看,受春节后北方原材料供应市场因人员紧缺造成货源供不应求,公司主要原材料鸭掌、鸭翅、鸭脖等相关鸭副产品原料市场价格均大幅上涨,其中鸭掌最高涨至37.60元/kg、鸭翅涨至19.80元/kg、鸭脖涨至27.80元/kg。
因原材料结构涉及牛肉、猪肉、禽类、蔬菜等,紫燕食品原材料构成更加分散、管理难度更高,也曾在2019年-2021年之间数次提价。
而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卤制品消费在21-30元、31-40元和41-50元价格消费区间的占比相对较多,分别为27.8%、25.2%和17.7%。
可见,鸭脖越贵越不好卖,中低价卤味市场较受青睐。
2、消费降级下,休闲卤味市场萎缩
中国卤味市场主要分为佐餐和休闲两大类,前者消费场景偏正餐刚需,主要以凉菜为主,后者定位休闲娱乐非必需,以鸭脖为首的禽类副产品为主。
近年来,我国卤味市场体量的增速已经在放缓。据数据显示,2018-2023年CAGR(需复合增长率)为6.42%,2023年市场规模约3180亿元。2024年上半年,虽然原材料价格同比有所下降,但行业整体面临严峻的经营压力。另外,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卤制品行业规模约为3400亿元,但休闲卤味只占1300亿元。
绝味、煌上煌、周黑鸭等作为休闲卤制品细分市场玩家,在最近几年的市场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卤味连锁品牌的目标,正在从“求发展”转向“求生存”。
事实上,卤味作为休闲食品而非生活必需品,当经济压力过大的时消费者往往会削减这类开支,转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食品或者直接减少消费。
尤其,近年来,市场环境的不稳定性,加之“消费降级”概念频频出现,消费者把钱袋子捂得越来越紧。精打细算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消费要求,消费者逐渐进入以性价比为主导的“低欲望”社会。
作为消费主力的年轻人,面对比牛肉还贵的卤味,也开始“吃不起了。
职业餐饮网小结:
业绩承压、股价下滑,卤味江湖正迎来生死存亡时刻.....
在消费降级以及市场环境的影响下,休闲卤味的消费场景,也让顾客们从可选择消费变成减少消费。
在这场卤味江湖的风云变换之中,有行业的挑战,也有品牌转型的艰难与决心。周黑鸭低下“高贵”的头颅,全面铺开“锁鲜.散卤二合一门店”,价格更低、选择更多,重回性价比路线;绝味食品则是加速年轻化,和消费者来一场双向奔赴。
未来,卤味行业能否重拾昔日辉煌,把握时代的脉搏,焕新出发,还有待品牌的努力和市场的验证。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编辑 | 侯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