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上半年卖了189亿,从每个顾客身上净赚13块……
文 | 职业餐饮网 程三月
夜市摆摊、演唱会“捞人”、免费洗头……
上半年“拼命拉客”的海底捞,生意到底恢复得怎么样呢?
昨晚(8月29日),海底捞公布了上半年的财报,营收1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已接近2019年全年净利润!接待了1.7亿人次顾客!
不过,它上半年只开了5家新店、客单降到了102.9元……
作为中式餐饮的老大,海底捞的复苏是观察整个餐饮业的窗口。
那它的财报有哪些亮点?它的新动作又能给餐饮人哪些启发呢?
海底捞交出“复苏”成绩单:
上半年营收188.9亿,净利22.6亿!
今年上半年,餐饮市场迎来复苏。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达24329亿元,同比增长21.4%。
海底捞也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上半年营收188.9亿,净利22.6亿。
我们先来看看财报中有什么值得关注的点吧。
1、上半年赚的钱快赶上2019年全年,净利润率达新高12%
先来看看海底捞的业绩复苏情况。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底捞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而上年同期其净利润为亏损2.6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海底捞年报数据,从2018年上市至2022年,其净利润水平分别为16.46亿元、23.45亿元、3.09亿元、-41.63亿元、13.74亿元。
海底捞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水平几乎与上市以来盈利最高的2019全年持平。
除此之外,净利润率也超过了疫情前水平。今年上半年,其净利润率预计达到11.96%。据往年业绩计算,2018年至2022年,海底捞的净利润率分别为9.7%、8.8%、1.1%、-10.1%、3.9%。
一扫三年颓势。
海底捞各类收入占比
2、扩张谨慎,只开了5家新店,关了18家
再来看看海底捞的扩张情况。
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新开了5家门店,24家前期关停的餐厅恢复营业,关闭了18家经营欠佳的餐厅。
截止6月30日,海底捞共有1382家餐厅,其中1360家位于大陆,22家位于港澳台。
相比于上半年呷哺新开超140家门店,九毛九新开67家门店而言,海底捞保持着精而少的开店节奏。
毕竟,它曾经吃过盲目扩张的亏,在2021年一口气开了400多家门店,带来的业绩是亏损41.6亿元。于是,2021年底推出“啄木鸟”计划,关闭了276家门店,32 家餐厅暂时停业休整,2022年又关闭了50家。
“修整”仍旧是目前海底捞扩张的主题词。
3、消费力下滑大背景下,客单下降到102.9元
海底捞的客单价在今年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更便宜了。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捞的整体客单价为102.9元,相比去年同期的105元有所下调,也略低于2019年同期的104.4元。
分地区看,海底捞在中国大陆一线城市人均消费从117.4元降到了110.3元;二线城市从104.3降到了101.8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从97.3元降到了96.1元。
人均消费全线降低,也贴合着消费力下滑的大趋势。
4、平均翻台3.3次,接待1.7亿人次顾客
那疫情后,海底捞客流恢复得怎么样呢?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餐厅客流量恢复显著,累计接待顾客超过1.7亿人次,整体翻台率回升至3.3次/天,同店翻台率3.5次/天。
但从2018年到2022年,海底捞的整体翻台率分别是:5.0、4.8、3.5、3.1、3.0。
可见,即使疫情放开了,即使客单降低了,海底捞的翻台率也仅仅是小幅度回升而已,相比于疫情前2019年的4.8,有着很大差距。
不过,此前海底捞CEO杨丽娟也明确表示平均翻台率低于4次/天,原则上不会规模化开新店,这和上半年海底捞扩张的谨慎相互印证。
5、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比都在降低,房租成本保持在1.1%
从成本结构上来看,海底捞的原材料和人工成本占比都在下降。
原材料成本上,海底捞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去年上半年的64.76亿,增加到今年的76.85亿,同比增加了18.7%。占比从42.7%降至40.7%,主要由于疫情管控措施取消后,其原材料及易耗品价格和单桌消耗降低。
人工成本上,海底捞有136161名员工,员工成本(包括薪金、工资、津贴和福利)员工成本从去年的53.1亿元增加到了57.7亿元,同比增加了8.6%。占比从35.0%降至30.5%,主要由于翻台率提升,人效提高。
租金及开支从去年的16.9亿元增加至20亿,同比增加了18.4%,占比很稳定,保持在1.1%。
复苏后的挑战仍旧严峻,
创新是餐企破局唯一驱动力!
餐饮业复苏的背后,迎来的是更加内卷的市场环境。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新增的202万家餐饮相关企业。
海底捞的回血,得益于餐饮大盘的复苏,更离不开其自身努力,它正在突破自己的舒适圈,从产品、营销、场景等多维创新驱动。
那上半年海底捞做了哪些创新动作呢?
1、服务:
在演唱会门口“捞人”,试点“洗头”服务
服务一直是海底捞的长板,如今,这个长板更加精进,在上半年,俘获了不少的热搜。
不久前,一则“海底捞演唱会散场后免费大巴接送观众吃火锅”的新闻火了。
今年上半年全国演唱会密集开唱,在上海蔡依林演唱会、武汉五月天演唱会、天津张韶涵演唱会等多地现场,不少海底捞员工举着广告牌,喇叭里播放着“大巴免费坐”,一排大巴等候在路边,直接把粉丝“捞”到店里就餐。
此外,海底捞还忙着把自己打造成“演唱会分会场”,门店里准备了荧光棒、话筒和音箱,并设置了粉丝限定狂欢区,歌迷可以现场点歌,继续嗨。他们甚至还提前做好了功课,按照明星应援色,布置了气球、横幅等。
据了解,自7月份起,海底捞与大型票务平台联合发起“欢乐续场计划”,散场后去吃海底捞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歌迷的“保留节目”。
最近,“海底捞可以洗头发了”的话题冲上了热搜第一。
海底捞的“洗发专区”
江苏无锡海底捞门店,除了之前就有的美甲服务外,旁边还放了一个洗头椅和镜子,旁边还放了洗头椅、洗发水、毛巾、吹风机等物品。
旁边的提示牌显示,洗发服务为200捞币兑换一次。
据了解,洗头服务其实疫情之前个别门店也有,只是疫情期间停止了,现在又重新开始在个别门店推出。“现在是作为试点再一次推出,如果反响好,不排除向全国其他门店进行推广。”
除此之外,海底捞还加入了直播和团购大军。
2、 新品:
全国上架7款,区域上架143款,猪肚包鸡锅底日销15万份
海底捞暗自在产品上发力,上半年靠全国上新和区域上新双轮驱动,不断打造爆款产品。
财报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全国上架了9款春夏新品,区域上架了143款特色新品。
其中全国范围上架的岭南黄猪肚鸡锅底、藤椒味千丝牛肉、夏日抹茶生椰等,这9款春夏新品在五一假期前三天就售出超127万份。
而新升级的猪肚鸡锅底——海底捞岭南黄猪肚鸡锅底,单日销售份数最高达到15万份。
另一方面,海底捞还有大量区域性特色新品隐藏在全国各地的门店。
如北京的糖葫芦和糖人、苏州的小龙虾炒饭、河南的胡辣汤,成都的豌杂面……
不仅如此,火锅菜品和锅底也有许多“城市限定款”,比如上海海底捞推出了鲜辣清新的黄灯笼椒火锅,昆明海底捞则供应酸辣开胃的椰香冬阴功锅底,深圳部分门店的海底捞给爱吃海鲜的顾客准备了火龙果虾滑、火锅生蚝和半壳扇贝。
“2023年上半年,海底捞举行了多轮新品品鉴会,每一款新品都经历了市场及口味调查、严格的产品供应商审核、摆盘及产品出品标准设计、定价标准调研讨论、顾客口味实测等环节,才呈现到消费者面前。”海底捞财报中说。
3、场景:
生日、夜市、社区、聚餐外卖等多场景“一网打尽”!
在用餐场景方面,海底捞则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捕捉新增长的细分领域提早布局,探索一人食、深夜小聚、社区等多种消费场景。
其中,以“过生日”为代表的场景已经成为海底捞的符号。
在抖音端,#海底捞过生日#相关话题数近100个,其中#海底捞过生日#话题播放次数达9.5亿。在微博端,#海底捞过生日#相关话题数超40个,其中#在海底捞过生日的小朋友#阅读量破3.4亿。
不久前,海底捞在夜市摆地摊的话题也火了,其在青岛、上海等地“夜市”,卖冒脑花、冒血旺、串串等小吃。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7月,海底捞还成立了自己的全新业务模块“海底捞社区营运事业部”,积极探索一人食、定制团餐、生日聚会、办公室用餐、节日聚会等多种场景下的外卖需求,针对性推出套餐,定制个性化服务。
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在堂食恢复的情况下,海底捞外送业务依然凭借场景创新实现营收4.7亿元,同比增长5.2%。
“顾客在哪儿就去哪”,这是很多餐企的未来的发力点,多元化场景经营成了大势所趋。
4、管理:
设立19位区教练,发放400万奖金激发“全员创新”
在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上,海底捞也在持续优化。
据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海底捞下放了产品上下架的权限,店长和大区可以根据本地化需求去调整产品和服务,从而赋予区域更大的自主权。
“我们继续优化组织架构和精细化管理门店,2023年上半年我们优化调整了区域管理和教练制,现有的海底捞所有门店按照地域划小管理半径,由19位区域教练分别负责。”财报显示。
此外,海底捞在内部持续进行精细化管理优化:
持续优化海底捞“四色卡”打卡制度,围绕现场服务、产品出品、环境卫生和食品安全四个基本方面展开工作,确保餐厅日常经营可追踪、可落地;
门店评级方面则加大顾客评价在门店级别中的占比,优化“神秘嘉宾计划”,动员顾客对门店进行更准确的监督;
倡导“与人为善”,号召员工从顾客的角度思考,主动发掘顾客喜好;
加大数字化投入,提高管理效率及透明度,利用集团自研数据管理系统(嗨嗨系统),便于各级管理层随时了解餐厅各项重要指标。
组织架构的变革与管理的持续优化,为海底捞个性化创新提供了优质土壤。
在海底捞,创新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为鼓励创新,海底捞近两年发放创新奖金超400万。
职业餐饮网小结:
熬过了三年疫情的餐饮人们,却在今年迎来了更为艰难的日子。
200万新入局者抢饭碗,消费力下滑的顾客们下馆子却舍不得花钱了。
就算是餐饮老大哥海底捞也不敢躺平,不仅降低客单,还又是去夜市摆地摊、又是演唱会门口“拉客”、又是上直播上团购,才交出了这么一份还算不错的成绩单。
疫情后,摆在餐饮人面前的,是更为复杂又艰巨的挑战,也只有创新才是破内卷的唯一驱动力。
相关阅读
-
-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