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18年川菜“老炮”,被疫情倒逼出来“卖包子”,竟全国开出200+店!

文 职业餐饮网 旖旎

一个60平小包子铺,月营收60万!

一天光卖包子,就能流水做到2万块!

而现在,这家小店又发展成全国拥有200+门店的连锁包子品牌!

也许,你万万想不到,这一切的发生都源于“3年难熬的疫情”,是倒逼出来的黑马品牌。

很多人对它并不陌生,它用红包子、黑金包子、绿包子爆火破圈,吸引年轻人同频,第一家店就成为成都“现象级”网红店。

它就是成立两年不仅全国开出200+门店,还用“包子+面条+小吃”的打法打破了早餐的全时段限制,成功荣获非遗酱肉包的“李与白”。

近日,我们对其创始人白通进行了独家专访,他不仅同我们分享了自己的创业故事,还深度剖析了对传统包子品类在门店模型、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深耕和创新,相信对餐饮人有极深的借鉴意义及启发。

做了18年川菜的“餐饮老炮”,

被疫情倒逼出来“摆摊卖包子”

李与白火了之后,很多人都猜测,这个品牌的创始人一定是互联网人跨界餐饮,或者是餐饮新秀。

因为李与白这个品牌,让人感觉很时尚、有活力,尤其是非常受年轻人的热捧。

但职餐与白通聊起自己的创业史,让人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是已有18年经验的餐饮老炮。

“我做餐饮18年了,最开始在老家四川达州开川菜中餐馆,当时做得也不错,2017年的时候随着品牌壮大,就想来成都市场发展,在成都开的店也非常火”,白通回忆说。

川菜馆老板却摇身一变成了“包子铺”老板

白通说,之所以放弃川菜馆不做了,变成包子铺老板,当时是实属无奈,是被逼出来的。

疫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当头一棒,谁都没有经历过,都是迷茫地摸石头过河。

他的中餐馆投入都很大,基本每家店都是400多平,当时还开了6家店,因为疫情总是暂停堂食,客流也骤减,每个月每家店亏损都在18-20万元。

房租要发、员工工资也要给,实在没办法,白通看门店附近很多大品牌,比如乡村基、肯德基都出来摆摊卖早餐增加收入。

他们也就想试试,在做中餐的时候,他家包子就很受欢迎,是招牌必点的主食,有的客人还打包带回去第二天吃,白通和团队就试着早上摆摊,卖现包、现蒸、可外带的包子。

让他没想到的是,早餐摊一营业直接“秒杀”掉了周围七八个品牌门店的早餐,他家成了生意最好的摊位,每天排队10-20米,后来甚至一条街,其他家都不做了,只剩他一家受顾客“独宠”。

摆了4个月的早餐包子摊,每天都很火爆,这让白通看到了新的机会,他决定开个小实体店,把包子单独拎出来试试水。

第一家店就成了成都“现象级”网红店,60平小店日营收2万!

2020年7月,“李与白”的第一家门店开业。

让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一个60平小店,只卖包子,20个餐位,没有外卖之下,一天卖1000多单,日营业额2万多,一个月营收60万。

开业即火爆,每天从早排队到晚上,甚至馅料卖没了,很多顾客还是坚持在门口等。

而在强需求之下,白通围绕成都一地开出了100多家门店。

之所以没有走向全国,他认为在发展初期,要保证每家店的品质,门店模型打磨足够成熟,才可以走出去,在成都发展了2年以后,去年李与白开始布局全国。

目前已在全国开出200+门店,在武汉、上海等地的反响都不错,武汉5.7平门店也能做到月最高营业额18万。

再普通不过的传统“包子”,

李与白怎么就把它做火了?

包子的普适性极强,它自身带有万店基因的属性。但想要做好包子生意,却并不容易。

这两年“包子”以新的形式火了以后,很多餐饮大佬也都入局开包子铺,但都虎头蛇尾以失败告终。

从专访之初,对于职餐记者来说,心中最大的一个疑问,也是很多人想了解的是,“李与白是如何把包子,这个极其普通和常见的品类重新做火的?”。

在专访中,白通从市场、产品、场景、营销、运营等多个角度,解答了这个问题。

1、 市场端:踩中疫情风口期,从干净、卫生、品质出发区隔夫妻老婆店

李与白的火爆,离不开疫情的倒逼和助推。

白通告诉我们,其实很早以前他就想做包子铺,但是一直下不定决心,因为川菜毕竟做了18年,做包子没有经验而且早餐生意确实更辛苦,自己拿不准。

但一场疫情逼得他不得不做,而且李与白也算踩在风口上,因为疫情外带的顾客特别多,而且早餐本身就有外带需求。

疫情之下,人们还更追求品质、健康、卫生,比起卫生条件差的夫妻老婆店,像李与白这样干净、卫生、明档现蒸现做现卖的早餐包子更受顾客青睐。

“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动作,我们的打包袋,用的是纸袋子,品质感更强,纸袋成本很高,4毛钱,对于很多小店,塑料袋子装包子很常见,谁也不会为成本这么高的纸袋子去买单,但我们坚持做,为的就是让顾客无论从就餐环境,现包现蒸的锅气感,还是这小小的包装纸袋,每一环节都感受到干净、卫生、健康、品质感,这就让我们和夫妻老婆店彻底区隔”,白通说。

2、产品上,改变“和面”比例,解决包子外带水蒸气影响口感问题

那一方面是来自市场风口红利带来的推动,另一方面主因则是李与白自身区隔与传统包子的创新。

其中一点就是在“面”上做的新动作,白通和团队特别善于去观察顾客,他觉得从顾客端才能看出品牌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留住和吸引新的顾客。

他发现,如果顾客选择外带,装包子的袋子密封好以后,水蒸气会返上来,如果是第二天早上吃,包子底下面皮会因为水蒸气而变形,口感也大打折扣。

为了解决水蒸气影响包子口感的问题,李与白调整了和面比例,以前的包子口感是蓬松的,后来创新改良以后,它的包子皮更劲道,外带之后也不会降低口感,顾客除了堂食也爱上外带。

3、味型上,创新增加肥肠、黄喉等火锅口味包子

在馅儿料上,因为白通是做中餐出身,所以非常追求馅儿料的品质,无论是肉、菜的选择上,都是挑最好的。

因为之前有在中餐馆的测试基础,酱肉、粉丝、香菇芥菜这三款招牌是经过顾客认证的,也成为李与白的经典产品。

除了传统口味,区别于其他包子铺,李与白又创新了成都特色的火锅口味包子,比如增加肥肠、黄喉、毛肚、麻辣豆腐等火锅口味包子。

因为火锅味型本身就有麻辣上瘾性,所以也非常受顾客的欢迎,而且让顾客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品牌。

后期为了满足全国顾客口味的广普性需求,团队还创新上线了烧椒味型、香辣味型、酸辣味型、素菜等4款味型的包子,会根据所在区域的不同上线。

不仅口味上同其他包子品牌有差异化,也让顾客吃得更丰富。

“以前包子铺你一口很难咬到馅儿,但我们的包子要让顾客一口必须吃到馅儿,这也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品牌很大的一个特点”,白通表示。

4、营销上,从包子颜色、特色纸袋到山茶花豆浆,不是靠“砸钱”让品牌有热度

“很多人觉得李与白肯定是砸了很多钱,才火爆全网,其实我们营销上基本没什么支出,红包子、绿包子、黑金包子都是顾客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自发传播然后爆掉,能够火爆也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切都是围绕产品在创新”,白通说。

有“颜色”的包子——依据节日和季节限定而来

提到李与白,最先火出圈传遍全国的就是它的“红包子”“黑金包子”“绿包子”,很多时尚潮人都因为特别的颜色而去打卡拍照,自来水式传播让这个包子品牌越来越火。

传统包子大多都是白色的,有颜色的包子很少。

但白通说最开始并不是要让颜色作为卖点去打爆,也没想特意宣传,而是为了节日和季节限定而做的这个动作,比如绿色的包子,为的是把春天包进包子里;红色的包子,是迎合春节;黑金包则是门店开业图个喜庆。

没想到成为了品牌的一个营销亮点,因此而爆掉。

火锅口味的包子——因产品口味创新而吸引猎奇的顾客

“还有产品上,我们提到的肥肠、毛肚、黄喉、豆腐包,这些我们研发团队早都创新出来了,只是会规划什么时候在门店上线,顾客看到这样的创新口味觉得好奇,就尝鲜然后发圈,也因此带动更多人来打卡,很多动作不是我们特意而为之,但是创新之后顾客很喜欢”。

城市限定特色纸袋——用纸袋来拉近品牌与当地顾客的距离

包括我们的纸袋,我们每进驻一个城市,都会专门制作那个城市的限定纸袋子,比如“上海,侬好”“武汉,早上好”,很多顾客会因为我们的包装喜欢上我们这个品牌。

受茶饮启发上线山茶花豆浆——研发出“能打”的流量产品

李与白也会研发一些可以引流的产品,比如改良豆浆口味,从茶饮中提取灵感,创新出两款特色口味豆浆,铁观音豆浆和山茶花豆浆,不仅可以早餐卖,也可以做下午茶,还增加了顾客的消费场景。

而这些不断围绕产品和顾客的创新动作,持续给顾客新鲜感,才让李与白这个品牌不知不觉成为业内的“营销大咖”。

5、挖掘新场景,把“冷掉的包子”卖到冰箱里

“我和团队都非常喜欢观察顾客需求,在门店的时候我们发现,早上10:30以后,顾客人流下去的时候,包包子不仅浪费员工精力,包子在蒸笼上一遍遍蒸也非常影响口感,很多顾客都是买回家第二天当早餐吃,根据这个消费新场景,我们做了一个动作”,白通说。

过了每日早餐最火爆的时间段,李与白会把包好的包子,蒸好以后,用保鲜膜装好一袋一袋摆在橱窗的“零售区”。

顾客过来点餐,店员会问询是今天就吃,还是明早当早餐吃,如果是早餐吃,店员会推荐顾客买这样包装好的“冷掉的包子”,不用等现包、现蒸,浪费时间,而且回家本身也会放在冰箱里,第二天二次复热,口感是一样的。

“不同需求下,顾客的口味认知是不同的,这样的冷掉的包子,虽然顾客的需求是放在冰箱第二天吃,但它也是区别于速冻包子,因为它是前一天新鲜现包现蒸的,新鲜度肯定是比速冻食品好很多”;

“而且对于我们品牌来说,不仅解决了一遍遍复热,包子口感不好的品控问题,包包子的师傅也不用在门店生意不忙的时候,一直守在档口,只要留一个员工就可以完全顾得过来,人力省了之外,把冷掉的包子卖给‘冰箱’还增加了我们的营业额,一举多得”,白通表示。

职业餐饮网总结:

“市场一直在,一直有,不要着急”。

白通说这是影响他最深的一句话,从0-1对于李与白来说一切来得太突然,突然的爆火让他也很迷茫,甚至是有些“飘飘然”。

但18年的中餐经历,让他重新落到产品和每一个细节上,所以围绕成都开出了100家来打磨门店模型。

比起创新一个品类,传统品类的迭代和焕发新生更难,它是产品、场景、运营、营销多维度的发力,才能让传统的包子孕育新的机会。

想更深入地了解李与白的新模式吗?

6月26—28日,职业餐饮网主办的森林游学009期成都站,我们将探访李与白总部,面对面听白通白总分享《传统品类如何深耕和创新》!扫描图片二维码即可报名,仅限40人!

相关阅读

    没有关键字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