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资讯>>综合资讯>>正文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今年6月3日,全球首家MUJI Diner 无印良品餐堂在上海正式开幕。这是继MUJI Books, Hotel之后,MUJI正式向餐饮界进军。

 

无独有偶开辟新业态的还有星巴克,据称星巴克会于2018年将把茶饮市场的重心转至中国。各大品牌不再只做单一的产品,跨界合作、多业态发展被推上了热门。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何为业态和场景消费

 

所谓业态是指:企业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以经营商品的重点和提供服务方式的不同,而采取的经营形态。业态至少应包括三层含义:第一,我的店是什么店?即业态的选择问题。第二,我的店是给谁开的?即市场定位问题。第三,我的店卖什么?即商品构成问题。

 

场景消费即指:当产品体验不足以令消费者为之买单时,建立一个适当“场景”来烘托产品、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老铁扎钱包。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MUJI Diner

 

6月3日,全球首家MUJI Diner无印良品餐堂在上海正式开幕,承包了日常生活的无印良品,正式开启了它的美食升级之旅。MUJI 进军新业态之频繁都已经不是新闻,MUJI不管是开餐厅还是酒店都很容易被认可,无印良品前社长松井忠三说过这样一段话:“无论什么行业,都会在时代发展中迎来自身商业模式不再适用的时刻,但品牌却拥有更加普遍性的力量,能够承受商业模式的变更。反言之,如果品牌失守,那么任何的商业模型也会就此坍塌。”——用当前时髦话来翻译即是:IP得过硬。

 

此前日经新闻报道,MUJI上海旗舰店开业一年就出现销售下滑,MUJI Diner的推出或可理解为以新业态新增长点抵消零售市场低迷的影响。这样全方位的一站式享受也是当下“千禧一代”最乐于寻找的地方,他们希望消费的是氛围和体验,而不只是杂货和衣服。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星巴克的茶饮市场

 

咖啡与茶,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接受度最高的两种饮料。星巴克旗下那个拥有近10亿美元市值的茶品牌——Teavana,真的要来中国卖茶饮了。

 

与之前星巴克将茶饮计划打入中国市场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把重心直接放在中国市场,原因是与卖咖啡的主业相较之下,星巴克的茶饮生意属实不温不火。在过去的几年内,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以及线上销售的快速崛起,美国百货商业陷入了低潮。由于商场客流量不断下滑,连锁咖啡厅巨头星巴克都在近日宣布:到2018年将关闭旗下所有379家Teavana(茶瓦纳)门店,并把茶饮市场重点转移到中国。

 

就算在本土茶饮市场受创,星巴克也不远放弃“茶饮市场”这块诱人的蛋糕。星巴克打破了国内传统茶文化的束缚,推出以当代年轻人喜好为主流的新式茶饮品。十几年来星巴克靠着咖啡几乎横扫中国市场,如今它推出的更贴近中国饮食文化的新式茶饮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比较乐观。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未来,诚品可能会从“书店”变为“百货公司”?

 

吴清友时代已经终结,后吴清友时代将何去何从?

 

诚品书店每家店面都砸大钱在设计上,精益求精再加上书店经营模式的不成熟,以及书籍的单薄利润,导致了诚品书店长达15年的赔钱之路。在此期间,诚品也一直在调整策略,成立零售事业部,负责精致用品、食品、咖啡等,开启了书店的复合式经营。诚品信义店的开幕,让诚品由“书店”定义为一家“阅读与生活的博物馆”。

 

很多人诟病近几年的诚品已经背离了书店的本质,成了一个只有书店外壳的百货商场。平心而论,在传统出版几成末路狂花,全民阅读越来越碎片化的当下,诚品之举也实属无奈,能坚持这份情怀已经委实不已。

 

从MUJI和星巴克,看大品牌的多业态与转型之路

 

不管是MUJI的多方位进军新业态,星巴克一颗心铺在茶饮市场上,还是诚品书店或将成为成品百货,归根结底他们都是顺应新时代新潮流调整经营思路。靠单一的业态和产品在如今这个多变的时代下很难站立的稳。

 

君不见不计其数的老牌餐厅因为经营理念、思路、调性的落后停滞不前相继倒闭,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就过去了,餐营者们,革自己的命要暴力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