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厅员工犯错了,用这4个方法,越“罚”工作越积极!

整编丨职业餐饮网 马聪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餐厅员工时不时就会犯错。罚得轻了,员工不当回事,下次还继续犯。罚的重了,一言不合就离职。

员工犯错,怎么处理才能既有效又让员工欣然接受并改正错误呢?

 

管理既要做“减法”,

也要做“加法”,宽严并济,以情化人

一天早晨,倾盆大雨像发了疯,已到上班时间了,依然丝毫没有的停歇。

暴雨导致餐厅近一半的员工未能及时到岗。值班员小朱按照制度,将迟到员工姓名一一公布在黑板上。看着到班的员工个个被雨淋得像落汤鸡,我忙叫人去准备一些姜茶,分送到员工手上,接着走到公布栏前将迟到人员名单全部擦掉,重写一份“今天迟到不罚款”的安民告示。

事实上,虽然大雨致使大量员工迟到,但并没影响当天餐厅的工作。恰恰是“今天迟到不罚款”的温情,缩短了员工情感与制度上的距离,激发了人的潜能,那天餐厅的营业额还创下了单日营业额最高纪录。

管理过程中,既要做“减法”,减去一些消极因素;更重要的是做“加法”,关爱人,理解人,增加积极因素。

一个餐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将“无情的管理”与“有情的管理者”的巧妙结合。如果把员工看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把员工当工具使,把制度绝对化,就迟到处理迟到,按规矩办硬罚款,只能显现制度的逼迫性。制度的文字表达是有背景条件的,而对背景条件的规定却难以周全。“今天迟到不罚款”,将“无情”与“有情”相结合,让员工体验到了餐企的温情与关爱。

 

 

处罚犯错的员工,点到为止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管理者要用制度去帮助员工,尽可能不直接处罚,而是通过启发引导,使其自净、自洁、自警、自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汲取教训,改正错误,在体验中觉悟、成长、成熟。

比如:餐厅刚入职的新员工小蔡,因原先的餐厅离家太远不方便照顾父母,前些时候离职来到靠家较近的我们餐厅。这个小伙子年轻,脑袋瓜儿活,到餐厅来不到一个月,就将活儿干得如鱼得水。我打心眼儿里喜欢。

那天是我们约定俗成的“员工大扫除日”。全部餐厅员工和往常一样,提前一小时就到了,

就在这时,小蔡骑了一辆摩托飞一般过来,一个急刹,车子定在了停车线前,他似玩杂技般从车上一个鱼跃跨下,扶着摩托匆匆向停车棚走去。这一幕尽收眼底,我走上前去:“小蔡,知不知道今天上班前是大扫除?”

“知道,昨天下班前已通知我了。”小蔡巷子里扛木头直来直去。

“哦,来来来,到我办公室抽支烟!”我微笑着边说边往办公室走去。“来,今天我只和你谈一支烟的功夫!”我边递上一支中华,边说边点上。

“今天虽没到上班时间,大扫除也是义务劳动,怎么迟到啦?”我吸了一口烟,朝小蔡看了看,微笑着。

“刘总,一早送女朋友了。觉得只是义务劳动,没在意!”小蔡重重吸了一口烟,慢慢低下了头。

“小蔡,今天按上班时间,不算迟到。但按餐厅制度是违规了,是不是?”

“是!按规矩办,刘总,我自罚!”小蔡干净利落,抬头朝我一看,一付小偷现场被抓的样子。

“小蔡,今天破例只罚你两元钱,怎么样?”我笑道。

“谢谢刘总,罚两块,你还亏了!一支中华烟两块五。谢谢刘总,我去干活了。”小蔡吸完最后一口烟,站起说着就往门外走。

“等等,今天你就不用去大扫除了,这么多员工看着你多尴尬。你去仓库‘劳动改造’,自己去除掉心灵的杂草!”我站起身朝小蔡肩上拍了两下,边说边笑。

“谢谢刘总,我记住你的话了!谢谢!”小蔡双手打揖,一股年轻人的朝气。

 

俗话说,树要皮,人要脸。直面批评他人,特别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总会使人颜面扫地,产生一定压力或情绪而影响工作。尤其对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更要注重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千万不能气势汹汹,要以爱为出发点,他们才比较愿意接受。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抽一支烟,罚两元钱,让一次批评变成一次谈心、一次交友、一次沟通,让一次批评成为记忆、回忆和激励而刻骨铭心。

就像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前,先涂上一点肥皂水,刮起胡子来干净利落又不觉痛,恰到好处。用这种“肥皂水”给批评裹上一层“糖衣”,能够有效减少处罚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口服心服。

倘若员工连被批评时都能感受到其中潜藏着爱,就说明你这个管理者功夫到家了。

奖励与惩罚好比硬币的两面,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缺的部分。惩罚保障了制度的刚性执行,但也不可避免触发员工的负面情绪。公司不仅利用惩罚性的制度引导员工行为,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员工的责任感,既不让制度变成橡皮泥,又在制度中加入人性的温度,最终将惩罚变作“心动力”。我谓之“心力管理”。

 

出其不意,

员工犯错时发现其闪光点进行激励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一项试验表明:减少批评,多多激励对方,人的心情就会愉悦,所做的好事就会增多,而比较不好的事会因受忽视而萎缩。激励有两种:赞美和奖励属于正激力,批评和惩罚属于负激励。激励会让人进步,但负激往往具有消极后果,因此应该多用正激。

 

前段时间,餐厅新购买了一批餐具,连带包装箱就放在后厨小仓库的地上。那天我到仓库去“私访”,发现地上有很多水,包装箱的一脚已经发霉,往里面一看,有两箱也是同样的情况。

“箱子怎么发霉了?”我吃惊地脱口而出。一边正在打扫积水的负责人小尹赶紧过来,看着一言不发,脸上堆满严肃的我。

事不隔宿,下班前我召开了一次临时会议,责任人小尹检讨得眼泪巴巴的,他主动检讨自罚,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将积水清理干净,把发霉的箱子里的餐具拿出来清洗干净,自己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第二天,例行晨训中,我站在最后一排,特别留心看小尹,只见他一副夜里做了贼似的疲惫相。“刘总,有没有什么要说的?”领班问。“到后厨开会!”我的话声音不大,却似响雷一样炸开了。员工们边走边叽叽喳喳,“这下子小尹完了,今天一早刘总亲自来开会,嘿,准没好果子吃……”我若无其事,不动声色。

“伙伴们,今天我们开表扬会。”大家屏住气,静得连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门卫小丁告诉我,昨晚大家下班后,小尹一个人留在仓库,他把所有新买的餐具全部擦拭干净,一直到凌晨1点多钟才回去!”我边说边朝小尹看了看,用眼神送去一份理解和信任。

“我们用掌声为小尹加油!”

“哗——”一阵掌声打破沉寂。掌声宽容地给了小尹一个走下平台的机会。小尹大吃一惊,参加会议的员工也大叹出乎意料,眼睛里全是惊讶。

歌德说过:有心读书看两面,一面是纸上的东西,一面是纸后的东西。所谓领导能力,是能够将一个人的视野提高到更高的高度,使之工作表现提升,并且建立超越自我的人格。

有时,年轻员工不负责任的工作会给我们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但是员工毕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坏,故意将水弄到地上。

鉴于此,不妨让他客观地审视自我,主动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行为负责,自己用下班后的时间收拾残局,清理干净。作为领导者要及时地发现他们在纠错行为中的闪光点,并进行激励表扬,就会令当事人感动,同时还能达到震撼全体员工的良好效果。

 

从他律到自律,从服从到心服

管理如何从压迫式的服从,转变为来自内心的诚服,关键在于“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治人的根本在于治心。要想让员工将执行制度作为心中的底线,首先要让他们明白餐企制定制度的目的和意义。人越认识自己行为的意义,行为的社会意义越明显,就越能产生行为的强大推动力。

 

一次年终工作总结会上,我宣布了一条后来被大家称为具有“爆炸性”的决定:退还1年来餐厅员工13人次因违反规章制度被罚的全部罚款(我们餐厅的规章制度中有退罚款的相关规定,只是不轻易退,而被员工淡忘)。当员工小马从我手中接过被罚的50元钱后,动情地说:“罚的款还能退回来,从来没有想过。谢谢你对我的信任,我不会被昨天的那块石头绊两次跟头!”

在制度执行过程中,管理者不可能回避或杜绝惩处,有时就得用经济杠杆来摆脱软懒散局面,以强化纪律,提高执行力,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全体员工的认同、拥护和支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无意过失的违规,并非是主观因素造成的违规。如上班途中遭遇暴雨,或者交通阻塞等原因造成的迟到,匆忙中忘记佩带上岗证等。

然而,纪律制度丁是丁、卯是卯,不允许有随意性,不允许打和牌,这就在执行过程中带来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餐企的管理者不要总是想到权势和威力,而应深深感到改变观念的影响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如何管理创新?如何“用心管理,管到员工心里?”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宣布退还罚款前,我进行了分析。从上年违规被罚65人次下降到今年全年仅有13人次,我们认为警示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还看到了员工自律意识的提高。所以我采取了以退为进,宣布年终一次性退还罚款的做法。

其实,这种退实际上是一种进步,是一种人心管理,更能打动人、教育人、感化人、凝聚人,更能使对抗走向和谐、对立走向统一,使被罚者心悦诚服,使全体员工又一次在温馨中得到警戒、警醒。

俗话说:退一步路更宽。退还罚款的做法并非是否定已订立的制度,更不是否定我们昨天的做法。这种以退为进的曲线管理方法,淡化罚款带来的消极、负面作用,消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鸿沟,调动员工积极性,这比以罚代管的直线方法更有效,意义更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