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职业餐饮网>>餐饮管理>>经营策略>>正文

让餐厅自带传播属性,不想火都难!

好的餐厅不是靠营销,而是自传播!

在消费升级的前提下,餐饮的本质已经变成了流量生意。

一味专注于产品已经不再是餐厅的生存之道。餐厅要做的是从菜品、到营销卖点的打造、到细节、服务的体验,都让顾客觉得“有意思、好玩、有趣”,顾客愿意自发拍照、自动为你做传播。

当餐厅自身具备“话题性”时,几乎不用花钱做广告,顾客都容易想到你、提到你,不知不觉为你做传播。

那么到底什么是自传播呢?我们先来看个例子。

▲试问,这两个产品哪个更容易得到曝光率呢?

直白讲,自传播就是让你的产品自带传播属性,超出顾客的语气,进而吸引顾客主动为你传播,达到最佳曝光率。

怎样让餐厅自带传播属性

1、让产品自带话题属性

商家需要考虑如何为自己的产品植入话题,为产品赋予可以谈论的价值。

去年泸州老窖推出了一款香水酒,酒瓶外观设计成香水的模样,更妙的是,这是一款真的香水,可以喷还可以喝,这种看似不搭边的跨界充分调动起了大众的好奇心,话题讨论的热度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升温。

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来讲,消费者分享的东西往往是他想要炫耀的东西,所以餐厅在选择话题方面应该注意方向,尽量选择那些有意思的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感到有优越感的话题。

2、好的摆盘,事半功倍

在这个读图时代,脸就是第一生产力。

一道菜,先用眼睛吃,再用手机吃,最后才是嘴吃,这已经成为消费者用餐常态。 当消费者进店消费,你的菜口味一般,摆盘上又没有什么特殊性时,人家凭什么再来你店里?即便吃过之后,也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下次再吃饭时还会想起你吗?

上菜对消费者来说是最兴奋的时刻,那么你的出品能不能激起顾客的兴奋点很重要。 对于餐厅来说,只要菜品能够吸引顾客拍照、发微博、发朋友圈,那么,餐厅老板就获得了一次毫不费力的宣传,可以得到更多的潜在客户。

曾四次获得“全球最佳餐厅”称号的Noma餐厅就极其注重摆盘的艺术。他们认为食文化从摆盘开始,生活品味以自然为本。餐厅传递给世人的不仅仅只是舌尖上的诱惑,更是厨师通过食物向客人分享自己想法的艺术。

餐厅在摆盘时要把餐盘当做画板,精雕细琢的创作艺术料理,利用食材的纹理、颜色、形状、结构,来平衡视觉与味觉。需要提醒的是,任何一种艺术,都没有绝对正确和错误的创造方式,所以餐厅在进行摆盘时,要坚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

3、制造小惊喜引发共享

在用餐时商家如果能够带给顾客惊喜,那么顾客就会在精神上与餐厅形成链接,从而舍不得丢弃。

而制造链接点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文字、可以是服务,也可以是细节。

要说最擅长玩文字游戏的产品,读Sir首先想到的就是桃园眷村的碗底诗。

在这里,你不仅能用豆浆温暖自己的胃,在喝完后,还能发现来自碗底的温情的一击。“我愿意为你,磨尽我一生”,当顾客看见碗底的字时,瞬间心灵也好似得到呵护,下意识地想要掏出手机拍照分享。

而服务方面的小惊喜自然要提到海底捞了。

过生日时送上蛋糕,顾客爱吃的水果主动给打包带走,甚至贴心地为顾客买药等。如此的出其不意,很难不让顾客惊讶而又心生感动。我们很少看见海底捞为自己打广告,因为顾客的主动分享已经为其带来很好的传播效应。

至于细节方面,除了可以引发顾客“哇”的尖叫,用好了还能大大提升餐馆的逼格。比如,“马旺子*川小馆”就通过一颗朴实无华的真花生,令其成为碗筷的点睛之笔,如此有格调的摆设顾客自然愿意主动分享。

4、通过营销增强互动

传统餐厅做假日营销,一般就是“送”:情人节送玫瑰,中秋节送月饼……

实话说,这种“送”,很难让顾客觉得“珍惜”,更不觉得好玩。对“80、90后”顾客来讲,真正奏效的营销,不是“送”,而是“玩”。

被网络连接的消费者,越来越像一个具有共同精神追求和普世价值观的立体的“人”,我们需要超越琐碎而狭隘的“营销技术与手艺”,将“交换”与“交易”提升为“互动”。

品牌主需要将用户视作亲密的“队友”,给予他们充分的激励,调动他们在整个营销过程中的参与度,并促使他们输出正向评价。

一些嗅觉敏锐的品牌主已经做出大胆的尝试。2016年,75岁的美国巧克力豆品牌M&M’s就曾把巧克力豆常规口味的决定权让渡给用户。他们发起一场投票,让消费者在蜂蜜坚果、咖啡坚果和辣坚果的花生巧克力豆中做出选择,最后咖啡味胜出,成为M&M’s的常规口味。

但其实,商家在测试阶段时就早已得出咖啡味最受欢迎的结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M&M’s只是借这个营销活动与用户一起“玩耍”一番,让用户获得参与感,建立起双向沟通。

小结:

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常常自带传播属性。商家利用产品本身的传播属性,引起的人际病毒式传播,取得的效果往往比企业宣传更为直接有效。在新的消费大环境下,餐饮企业需要注意如何激活用户,诱使用户主动为自己传播。

你对餐饮的自传播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