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家看到暴利的来临,逐渐开始迷失了方向。而国外酒店业的发展则相对理性。
以国内经济型酒店从业人员顶礼膜拜的法国雅高集团为例,在其酒店板块发展过程中,他们最早建立了中档酒店品牌Novotel,随着规模的扩张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雅高并没有大力进入这一市场,而是下探转入经济型酒店市场,推出了IBIS品牌,接下来以多笔收购成功进入中高端市场。在进入美洲市场的时候,依旧是以大批次的购并经济型酒店连锁为主。我想这种操作主要是基于酒店的格局,也可以看成是类似金字塔的稳定结构,由底层的经济型为主向上逐层递进到高端超豪华酒店。那么国内市场遇到的问题就是在基座还没有稳定的时候逆规律而动的向上发展使一些品牌或多或少的遭遇到了一次滑铁卢。
1. 最早希望走向差异化经营的应该是汉庭,它们选择了在快捷酒店与中档酒店之间的一个空白市场,在2005年前后推出了汉庭商务的品牌,商务设施的提供、舒适的办公椅、双份的电话和宽带接线出口都使入住的商务人士眼前一亮,但是由于当时的市场大环境处于大品牌急速扩张、小品牌诸侯割据的时期,大家对经济型酒店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价格低廉的阶段,使汉庭商务这一品牌在当时的大力扩张受到极大的限制,汉庭无奈的选择走向当时混战的快捷酒店市场大力发展的道路,
2. 汉庭继而在2007年底率先在杭州推出了价格更实惠、产品很有特色的汉庭客栈,现已更名海友客栈,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3. 接下来的是曾经创造了国内经济型酒店行业奇迹的如家,如家进军中档以上市场的品牌叫和颐,最先在上海和杭州开店,但时至今日生意均是很不理想,所以开发的速度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
4. 曾经风靡一时的Motel268也很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自助门禁系统、自助商务区域、自助厨房、自助洗衣区域都是很好的亮点,但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处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利润率也始终无法逾越其主流品牌。
5. 2008年中旬,锦江之星推出的百时快捷百元酒店也着实在市场上火了一把,居高不下的生意让集团赚了不少钱,如若不是各地行业监管的控制,这家酒店应该设计的更有特色。
上述几个实例无意于探讨各家酒店的成功与失败,因为在市场形势转好的时候曾经的失意都会过去,也一定会火起来,我只是想说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诸多的小酒店还在无序的竞争,价格战还充斥着市场,根基还没有稳定,大家在尝试蓝海的时候并无法舍弃自己生存的根本。毕竟我们前文提到的国内80%的商务客人对于目前的连锁品牌可能也就只满足了其中的20%左右,这就是为什么汉庭的海友、锦江的百时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事实告诉我们顺势而动是必须的。
第三: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很火,很多人都认为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发展已经达到了饱和的状态,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要从中国的经济发展区块来分析,参见下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呈“卧T”型分布,以京津塘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连成了T字的一横,沿长江流域进入内陆为T字的一竖,这一沿线的经济发达也带来了酒店行业的高速发展,是目前国内星级酒店和经济型酒店连锁最为集中的区域。其中长三角地区作为“交叉点”更是凸现了龙头的地位。 第一:市场细分必须重视: 4-5星级酒店出现了明显的员工低流动率,说明大家已经没有可以流动的地方,这源于生意的明显下滑,全球性的危机带来的问题在这里凸显,印证了我们前文所说的20%全球流动的高端商务客人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商务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这与2003年非典期间国内高端酒店的问题如出一辙。
第二:在基础不稳定的时候盲目上行风险确实很大:从整体上来看,三星级以上酒店的营收和利润在第三季度全部呈下降趋势,而伴随的是出租率在增长的同时平均房价下降,这说明高端酒店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的手段其实也很简单,也开始了简单有效的减价策略,这是因为80%的市场是足够大的,还有足够的空间允许各路诸侯前来蚕食。
第三:市场远未饱和:中西部作为本土消费市场的主力体现了明显的增势,作为每一块独立的区域他们都将拥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对于品牌来说,在发展上不要急于纵向,而是在横向上更关注基础的稳定,小品牌抓住大鳄们还没有精力重点攻击的机会大力发展才是正道。
经济型酒店的“火”其实还会长期的猛烈燃烧下去,因为它们解决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的出行住宿问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市场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可是一下子火过了头总会带来很多的弊端。如果大家能够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审视自己,大家还能够像在刚刚步入这个市场的时候那样的精准分析市场,可能都会做得更好,所以在目前热火朝天的时候大家冷静一下,多做分析,多添一些燃料,必然会将这个市场燃烧成为熊熊烈火。